现在已是隆冬时节,气温已在零度徘徊。近日巡查了几处蜂场,查看蜜蜂过冬情况。
恰逢央视七套《聚焦三农》记者来访,我们先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城郊南部的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此村有一处悬崖断壁,朝南向阳,下临水,安置了百余箱蜜蜂。
百余个蜂箱密密麻麻挂在崖壁上,甚是壮观。
悬崖下面是一条河,水清见底,岸边茅草冲天。
中午到附近农家乐用餐,院子里有一株柿子树。
饭毕至另外一个村——东沟村。此处有两处蜂场。
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景区蜂场
蜜蜂是变温动物,没有冬眠习性,只有蛰伏不出。中华蜜蜂外界温度低于7℃后一般不会出来。
蜂箱四周包裹棉布,顶盖瓦防雨,底架筐防潮
冬天的山林,难见人迹,一片肃杀之感。突见几株初开的腊梅,顿生一点喜感。
蜜蜂到了深冬季节,除了取食贮存的蜂蜜获得热量外,还围着蜂王“抱成一团”,组成一个蜂巢团,使蜂巢里的温度保持在35℃左右。如果外层的蜜蜂冷得受不住了,它们就来个里外“换防”。对那些幼虫,工蜂会像称职的保姆那样,每天给幼虫喂食1300多次。同时,工蜂们还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保温层,使幼虫免受严寒的侵袭。如果幼虫仍感到寒冷,工蜂们便张翅舞足,使蜂房内温度升高。
蜜蜂与人类一样,也怕冷怕热,因此养蜂人要时刻关注蜜蜂的生存状态,既不能饿着,也不能冻着,否则蜜蜂要么跑了,要么死了。养蜂,是一份细心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