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的中餐馆和超市里,饺子价格一路飙升,单个饺子竟然卖到1美元以上,让不少老外“哭晕在菜单前”——以前几毛钱一个的饺子,现在快赶上汉堡的价格了!这波涨价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1. 关税“助攻”,调料价格疯涨特朗普政府自2024年起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导致中餐馆依赖的花椒、辣椒、豆瓣酱等调料价格暴涨10%-50%,甚至四川泡菜的关税高达145%。有网友晒出账单,一盘饺子从8美元涨到13美元,比汉堡还贵,直呼“吃饺子像吃奢侈品”。
饺子馅料所需的青菜、香料在美国不易获取,很多依赖进口,运输保鲜成本极高。即便部分商家尝试用本地食材,但美国面粉、肉类价格同样上涨,导致“本土化饺子”依然不便宜。
3. 人工贵到离谱,包饺子成“高端手艺”在美国,包饺子是精细活,人工成本极高。有中餐馆老板吐槽:“请个厨师月薪比其他岗位高不少,每个饺子都得摊点工钱”。
4. 文化溢价:饺子在美国是“高端 exotic food”对美国人来说,饺子不是日常主食,而是“神秘东方美食”,商家顺势把它定位成中高端菜品。美食节上,饺子摊前排长队,老外愿意花高价尝鲜。
5. 消费者两极分化:真爱粉照买,省钱党转战Taco面对涨价,部分中餐爱好者表示理解,但更多人转向墨西哥卷饼等便宜替代品。社交媒体上,美国网友哀嚎:“以前一周吃三次,现在只能过节才舍得买!”
未来预测:短期内,饺子高价可能持续,毕竟关税和供应链问题难解。不过,中餐馆已经开始调整策略,有的减少高成本菜品,有的推出“饺子DIY体验”吸引顾客。看来,想吃便宜饺子,可能得自己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