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专家预测,歼-35战斗机的发展方向不仅限于国内使用,还可能进军国际市场。尽管这款战机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大放异彩,获得了广泛赞誉,但从当前形势来看,继美国F-35之后,全球第二款成功出口的第五代战斗机很可能不是歼-35,而是俄罗斯的苏-57。这一判断基于国际军贸市场的现实状况,表明歼-35在国际竞争中还面临着来自俄罗斯的强劲对手。
据“参考消息”引述俄罗斯媒体报道,阿尔及利亚官方已宣布,俄罗斯将向其提供第五代战斗机苏-57,并已安排该国飞行员在俄罗斯进行培训。阿尔及利亚空军预计将在2025年接收首批苏-57战斗机。尽管具体交付数量尚未明确,但有预测显示,数量可能在12至24架之间。这一交易若顺利完成,阿尔及利亚空军将成为首个拥有五代机的阿拉伯国家,此举可能对以色列构成一定压力。
很多读者可能会好奇,既然歼-35在性能上如此出色,为什么在F-35之后,首先打开国际市场的第五代战斗机不是它,反而可能是苏-57?首先,从隐身性能来看,歼-35的设计和材料工艺明显优于苏-57,这在五代机中是一个关键优势。其次,苏/俄系战机在航电系统上一直存在不足,而歼-35在这方面也表现得更为出色。那么,为什么歼-35没有成为首个出口的五代机?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我认为,歼-35战斗机本身并非问题的关键,真正的原因在于“时机”二字。第五代战斗机作为全球顶尖的工业技术结晶,想要真正驾驭它并不容易,这需要配套的作战装备和后勤保障体系。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空军在四代机时代主要使用美制战机,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选择F-35作为下一代主力战机;同样,使用俄制战机的国家也会倾向于继续引进俄系装备。以阿尔及利亚为例,该国空军完全是一支俄式装备的部队,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第四大俄式空军,仅次于中俄印。阿尔及利亚拥有50多架苏-30、30多架米格-29,甚至还有40余架苏-34(该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海外使用苏-34的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及利亚早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俄制战机作战体系,因此引进苏-57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与美俄等国相比,我们的歼-10C四代机在2015年才正式服役,直到最近两年才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然而,四代机的国际市场早已被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国家占据。由于我们进入国际市场较晚,错失了最佳时机,导致使用中国制造战机的用户数量远不及美俄。这也是为什么在五代机出口方面,俄罗斯比我们更早一步。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全球仍有许多国家无法获得F-35,也不太可能装备苏-57。这些国家恰恰是未来歼-35的潜在客户。因此,尽管在四代机市场上我们起步较晚,但在五代机领域,我们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家经过实战过,而歼35没经过实战,所以差就差在这里
主要是新版的苏57已经使用二元矢量方型喷口,不仅大副增加了雷达隐形,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红外线隐形,同时还增加了机动性,而歼35还使用落后的圆形喷口。[笑着哭]
用顺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