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破壳”,要围着用户“转”

郝晓妍侃车 2025-04-14 16:55:04

汽车行业,从来不缺话题。这几年,更是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今天的新概念可能明天就被淘汰,曾经的行业巨头也可能瞬间陨落。要说变化最快的,恐怕就是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了。你还在死守着“三大件”,人家可能已经开始研究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了。

这届消费者,可不好“糊弄”!

也正是因为消费者的“精明”,倒逼着车企不得不转型、升级。别说那些新势力造车,日子不好过,就连那些老牌车企,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说到老牌车企,就不得不提上汽集团了。它可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哥”,手握众多合资品牌,销量也一直领先。但近几年,关于上汽的讨论,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老牌车企是不是反应慢了?”“上汽是不是有点跟不上时代了?”等等质疑,都在不断挑战着上汽。当新势力们高举着“用户至上”的大旗,疯狂“卷”配置、卷价格的时候,上汽似乎显得有些“慢条斯理”。

慢,就意味着落后吗?

上汽真的“老”了吗?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上汽突然搞了个大动作——“上汽集团之夜”。这场发布会,似乎想告诉外界:上汽,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基因重塑”。这场“秀”,确实有点不一样。

它没有像其他车企那样,一股脑地把各种车型和技术参数往外抛。相反,它把重心放在了“用户关系”上,强调要“懂车更懂你”。这摆明了就是要告诉消费者:上汽不只是会造车,更懂你们的需求。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在发布会上的一番话,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面向未来,上汽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拥抱变革。”这句话,既表达了上汽变革的决心,也点明了上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汽的这次变革,究竟要革什么?它又打算怎么“重塑基因”呢?

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要从“只管造车”的车企,变成“懂你,为你造车”的出行伙伴。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虚”?别急,我们慢慢分析。

要改变的,是造车的理念。

以前的车企,更像是“工程师思维”,关注的是技术参数,是性能指标。只要把车造得更快、更强、更省油,就觉得万事大吉。

但现在的消费者,可不吃这一套了。他们要的,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情感体验。

上汽提出的“安全、智趣、情感、美学”四大核心造车基因,就显得格外重要。

安全,是底线,是基础。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但安全,不只是指车身结构够结实,碰撞测试得了高分。它还包括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提前预警,避免事故发生。

智趣,是指车辆的智能化程度。现在的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终端。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娱乐影音,这些功能都要足够好用,足够有趣,才能让驾驶变得更轻松、更愉悦。

情感,是指车辆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很简单。一辆车,应该能够理解你的需求,能够给你带来舒适和愉悦,能够让你觉得,它不仅仅是一台机器,更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美学,是指车辆的设计。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一辆车的外观内饰,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它的第一印象。设计要符合潮流,要有个性,要能够展现用户的品味。

这四个基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只有把这四个方面都做到极致,才能造出真正“懂你”的车。

为了实现这四个基因的“进化”,上汽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平权驱动”。

什么是“平权驱动”?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用户放在中心,让用户参与到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来。

以前的车企,是“我生产什么,你买什么”。现在的车企,应该是“你想什么,我造什么”。

这就需要车企放下身段,真正倾听用户的声音,了解用户的需求。

“平权”不仅仅体现在用户参与上,还体现在技术普及上。

以前,很多高端配置,只有在豪华车型上才能看到。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配置,开始“下放”到普通车型上。比如,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已经不再是高端车的专属,很多十几万的车型,也开始配备。

这种技术“平权”,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除了改变造车理念,上汽还在积极“破圈”,寻求跨界合作。

汽车行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行业。它需要与互联网、科技、通信等各个行业融合,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但跨界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车企都遇到过“谁说了算”的问题。

上汽的做法是,在保持自身技术主权的前提下,与各领域的头部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比如,与华为合作,可以借助华为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优势,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与地平线合作,可以共同研发高性能的芯片,提升车辆的算力。与宁德时代合作,可以共同研发更高效的电池,提升车辆的续航。

上汽的这种合作模式,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真正的“共同研发,共同创新”。它更注重的是,如何把各个领域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推动转型,上汽还推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拳,是“内家拳”,也就是自主品牌整合。

上汽把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目的是要集中资源,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说白了,就是要让自主品牌更有竞争力。

第二拳,是“外家拳”,也就是合资合作升级。

上汽继续深化与大众、通用等合资伙伴的合作,推动合资合作进入技术共创的2.0时代。同时,上汽还积极拓展与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拥有全新体验的新款车型。

第三拳,是“全球组合拳”,也就是海外市场拓展。

上汽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要继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表现。上汽的Glocal战略,即“全球+本土”战略,就是要利用上汽的市场先发优势,不断扩大海外版图,持续输出“中国智造”。

这三套“拳法”,分别针对了上汽面临的三大难题: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合资品牌创新不足、海外市场拓展不足。

上汽的这套“组合拳”,能不能打出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至少,它展现了上汽变革的决心和勇气。

上汽集团的转型,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理念上的转变。它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本身,更是用户与汽车之间的关系。

这场变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它需要上汽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上汽拥有更大的魄力。

但无论如何,上汽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它已经开始“跪着学习,站着创新”,努力实现从“规模领先”到“用户领航”的转变。

上汽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中,找到一些答案。

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终端累计交付超过108万辆。其中,3月份上汽整车批售38.6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大涨30.8%。今年以来,上汽月销量同比、环比数据均保持连涨势头。

这些数据表明,上汽的变革,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上汽的销量,正在逐渐回升。上汽的市场地位,正在逐渐巩固。

这还远远不够。上汽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用户领航”的目标。

因为,汽车行业,永远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进化。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大道理”,跟我们普通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

上汽的转型,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当上汽开始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开始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时候,我们就能买到更“懂你”的车。当我们能够参与到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来的时候,我们就能拥有更个性化的选择。当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多智能化、安全化的配置的时候,我们的出行就会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舒适、更加安全。

上汽的转型,不仅仅是上汽自己的事情,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事情,更是所有消费者的事情。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对上汽的转型,充满期待。因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创新、更加“懂你”的上汽,一定会给我们的出行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

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坐在上汽的车里,享受着智能化的服务,感受着舒适的体验的时候,我们会想起今天这场“基因重塑”,会感慨上汽的这次变革,是多么的意义深远。

毕竟,改变,永远比原地踏步,更有希望。

在汽车产业的滚滚浪潮中,没有谁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那些能够洞察用户需求、拥抱变革、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上汽,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它有这样的决心和能力。而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2

郝晓妍侃车

简介:郝晓妍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