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浪潮下,儿童网红异军突起。打开手机,萌娃搞笑日常、才艺展示屡见不鲜,流量经济的巨轮裹挟着这些稚嫩的孩子,让他们早早站在大众视野中心。但繁华背后,危机四伏,我们必须警醒:网红儿童绝不能成为流量的工具。
儿童,本应是在草地上肆意奔跑、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在父母身边撒娇的纯真存在。可一旦被卷入流量漩涡,他们的童年便开始变味。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一些家长和团队全然不顾孩子的意愿与成长规律,将孩子包装成赚钱机器。让孩子进行成人化表演,模仿网络热梗,说着与年龄不符的油腻台词,过早地沾染世俗气息。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成为流量的牺牲品。平台要负起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对利用儿童博眼球、赚流量的行为坚决说“不”,不能让利益蒙蔽双眼。家长更应深思,守护孩子的童年,远比短暂的流量和金钱重要。社会各界也需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让孩子们在没有流量裹挟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成长。因为,他们的未来不该被流量定义,而是在爱与呵护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