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早已更名为“小山智丽”的何智丽,在亚运会上接连以“三比一”的好成绩,战胜国家队选手,其中还包括头号种子邓亚萍。
一时间,关于她的流言蜚语传得满天飞,她为自己赢球后大喊“哟西”道歉,可她嫁给日本人、更改国籍都是事实,辩无可辩。
如今的她想回到上海养老,结果屡屡受挫。
网络上出现了不少替她喊冤的声音,她当初的选择究竟是被逼无奈,还是蓄意报复?
这么多年来,围绕在何智丽身边的争议很多,最著名的便是世乒赛上的“让球风波”,赛前承诺让球的她,在比赛时全力以赴,结果背上了“忘恩负义”“不守信用”的骂名。
有人称赞她的反抗精神,也有人质疑她为了一己私利,完全不顾大局,而她之所以敢临场“毁约”,是因为背后有“高人指点”。
当时的乒协副主席孙梅英,明确指出何智丽临场反悔,都是自己出的主意,因为她早就看不惯“让球”这种低劣的惯例,也不希望何智丽错失机会,所以给何智丽支了招。
何智丽按照她的计划,先是在商量的时候,假意答允“让球”,目的是有上场的机会,等拍子握在手中,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何智丽凭实力拿下冠军,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何智丽在世乒赛夺冠时,是实力最强劲的乒乓球女运动员,只要她参加奥运会,那枚女子单打金牌,一定会被她收入囊中,可她竟然连参加奥运会的资格都没有。
孙梅英为了她东奔西走,可胳膊拧不过大腿,她还是没能参加奥运会,后来还主动从国家队离开,不难发现,她的离开跟“让球风波”有直接关系,可她无能为力。
当时的国家队高手如云,即便没有何智丽,一样有队员能在奥运会上夺冠,匆匆退出的她很快就被遗忘了,多年后复出时,根本没有人将她视为“劲敌”
谁都没想到,她再次出现时,竟然会用连续三次“三比一”的好成绩,狠狠打国家队的脸,而她也因此背负骂名。
事业屡屡受挫的何智丽,在1989年举办了婚礼,她的丈夫是日本人小山英之,出生在一个“中日友好之家”,朱总理访日时,还特意接见了他们一家。
由此可知,何智丽虽然嫁给了日本人,但说她是“汉奸”,的确言过其实了,她的家里还摆放着“中日友好之家”的照片,全家人都对中国充满善意。
结婚以后,何智丽做了乒乓球教练,可日本队的实力并未因为她的到来而提高,甚至在她30岁那年,邀请她代表日本队出战。
由于何智丽已经离开国家队多年,年纪也大了,没有人觉得她是劲敌,可她却接连战胜国家队的种子选手,这一战绩令人意外。
当时的国家队教练认为,以她的实力和发挥,不会是邓亚萍的对手,没想到她竟然打了邓亚萍一个“三比一”,替日本队力挫三名国乒对手,强势夺冠。
曾是国家队队员的她,代表日本队出战就算了,还让国家队丢这么大的脸,每次赢球后,还大喊一声“哟西”,难怪险些被口水淹死。
她曾多次解释,在日本做教练的时候,习惯了喊“哟西”,这并非挑衅,只是赢球后的习惯罢了,可没有人信她的解释,她也因此被贴上“背信弃义”的标签。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球迷对那场比赛结果耿耿于怀,提到她的时候,也都是称呼她为“小山智丽”,毕竟她改了国籍,也改了自己的名字。
何智丽力挫邓亚萍夺冠后,她在国内遭到唾弃,可日本球迷却称她为英雄,多家报纸都特意指出她夺冠是“中国人的胜利”。
她本以为事业要迎来第二个巅峰,没想到巅峰还没来,“小三”却先出现了,无法忍受丈夫不忠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婚。
其实,她心里非常清楚,所谓的“小三”并不会对她的婚姻,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因为丈夫跟小三的关系,只是“玩玩”而已,丈夫也向她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可她不是眼睛里能揉沙子的女人,这一点从她在世乒赛上临场反悔就可以看出,丈夫的承诺在她看来,没有任何说服力,她坚持离了婚,结果成了笑柄。
那时候,很多人都看她的笑话,嫁给日本人、加入日籍、改成日本名字,结果被日本丈夫戴了顶绿帽子,这让她心里很不好受。
离婚之后,她也反思了很多,她不后悔世乒赛上的选择,也不后悔击败邓亚萍拿了冠军,但是很后悔嫁给了日本人,可她要是不嫁给日本人,事业也不会迎来第二春。
多年后谈到感情,她明确表示,自己若是再婚的话,只考虑忠诚的中国人,未来想回到上海养老,可她在国内的口碑这么差,哪有人欢迎她回来呢?
就因为那段失败的婚姻,导致她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想回到祖国养老,竟然都成了奢望,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一定不会去日本。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她走到这一步,是一环扣一环,再追悔莫及也没有用,毕竟生活只能向前看,已经失去的东西,不可能重新拥有了。
离婚之后,何智丽丢掉了“小山智丽”这个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名字,可她更改了国籍,做了好几年的日本媳妇,还代表日本队出战,即便改回原名,很多东西也回不去了。
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挫折以后,她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和感悟,竞技体育是“胜者为王”,生活中亦是如此,屡屡做错选择的她,注定只能是失败者。
如果当初能在世乒赛上“遵守”规则,她的人生一定不会是这样,可她若真的这么选择,她就不是何智丽了。
回来恶心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