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泽连斯基政府无端指责中国,中乌关系面临挑战之际。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通过媒体表态,代表普京政府对中国推动乌克兰问题和平解决所作出的努力表示了感谢。俄乌高层两相对比之下,更显泽连斯基的目光短浅。
绍伊古是这么说的——与西方在俄乌问题上的激进言论相反,中国一直在呼吁停止升级局势,并努力寻找确保长期可持续和平的解决方案。
俄方尤其赞赏中国强调解决冲突根源问题的观点,强调俄方非常重视并感谢中国朋友为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所做的努力。
俄方会作出这一表态,首先就说明了,中国在处理乌克兰问题时的行动,确实考虑到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同时考虑到了俄乌双方的诉求,为双方都说了公道话,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一边倒的偏向乌克兰。
中国一直强调,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明显是为乌克兰说了公道话,同时也考虑了俄方的情况,强调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应得到重视,提出了解决冲突根源性问题的主张。
而北约在苏联解体后不断向东扩张,乌克兰准备加入北约,导致俄罗斯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恰恰就是这场冲突的主要根源。
当然,在俄乌局势正经历巨大变化之际,绍伊古作出这一表态,不仅仅是为了对中国表示感谢,还有着其他的政治目的。
美国斡旋的俄乌和谈进行得不太顺利,俄乌双方在和谈底线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特朗普政府似乎也没有多少耐心,继续扮演调解人的角色,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经放出风声,称美方在考虑是否要放弃斡旋。
这场和谈有可能无果而终,俄乌双方还要完全回归到战场决胜的道路上,直到有一天一方彻底失去继续战争的能力,才能够重启和谈。
到了那个时候,双方依旧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中间人来斡旋和谈。
另一种情况是现有的和谈规模扩大,引入更多国际力量来共同参与协商,最终推动和谈取得进展。
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中国都将是关键的一方,现在就强调中国的重要性,强化中俄在俄乌问题上的沟通,有利于日后俄方在一些问题上争取中国支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绍伊古的表态,与乌克兰近期在对华问题上的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了在战争持续进行,战场形势和国际地缘局势变化后,两国政府的一种能力差距。
就在绍伊古表态前,乌克兰政府在对华问题上连出三招。
先是泽连斯基亲自出面,宣称中国正在向俄罗斯“提供军援”,但没有给出任何足以证明其说法的证据;
然后泽连斯基政府将三家中国企业列入了制裁名单,宣称这三家企业在帮助俄罗斯生产“伊斯坎德尔”导弹;最后是乌外交部召见中国驻乌大使,再次提起所谓的中国军援俄罗斯问题。
中国其实不止一次强调了,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援,甚至直接点出过,如果中国军援俄罗斯,战场形势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乌军在战场上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正如我们此前所说的,泽连斯基政府现在放弃维持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搞这种政治操弄,无非就是为了实现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为西方进行反华宣传输送弹药,向特朗普政府证明自己还有用处等政治目标。
可泽连斯基政府没有意识到,在乌克兰的处境越发艰难,国内士气不断下滑的情况下,现在炒作中国援俄话题,无法帮助其缓解内部压力。
现在向西方输送反华宣传的弹药,更无法改变美国要从乌克兰抽身,不会重新对乌克兰提供军援,欧洲的武器库存所剩无几,无法单独承担军援乌克兰任务的事实。
就在乌方将矛头指向中国之际,特朗普政府却没有在乌克兰主权与领土问题上,为乌方说一句公道话。
反而是为了加快谈判进程,准备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在泽连斯基明确反对在和约中割让任何领土后,特朗普更是大骂泽连斯基破坏了和谈。
说得更直白一点,正遭遇泽连斯基政府无端指责的中国,还没有改变中立原则,依旧在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反而是被泽连斯基政府寄予厚望的美国,正在积极推动乌克兰割地。
可以说,乌克兰当局以莫须有的“军援”指控对华发难,非但无助于缓解其战场困境,反而暴露出其外交政策被国内政治与外部势力裹挟的短视性。
美国为加速谈判进程不惜牺牲乌克兰领土权益,则进一步揭示了霸权逻辑下“代理人战争”的残酷本质。
面对复杂局势,中国的中立立场与劝和促谈努力,仍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力量。国际社会应警惕煽动对抗的叙事陷阱,支持真正以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为核心的多边协商机制。
毕竟,和平不会诞生于指责与胁迫,唯有超越零和思维、聚焦共同利益,方能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开辟现实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