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曾在《笑傲江湖》《封神榜》中塑造经典角色的老戏骨,自曝因剧本临时改动导致角色被删、档期空置却无收入,甚至直言"登台商演机会锐减,只能靠积蓄硬撑房租和家用"。而TVB刚公布的5300万盈利数据,与鲁振顺"要交租要生活"的呐喊形成刺眼对比,现场高层集体沉默的尴尬场面,彻底撕开了香港影视工业的残酷现实。
当情怀沦为资本镰刀,老戏骨的尊严碎了一地
TVB总爱用"大家庭"的温情包装劳资关系,但鲁振顺的怒吼揭穿了真相:在资本眼里,绿叶演员不过是可替换的零件。公司可以因剧本改动随意删戏,却让演员承担收入断档的风险;
能高调宣扬扭亏为盈,却对老员工"收入不及洗碗工"的窘境装聋作哑。更讽刺的是,当年轻演员被硬塞进老年角色时,真正的老戏骨却在后台为生存挣扎——这不仅是职业歧视,更是对表演艺术的亵渎。
被牺牲的"黄金配角",照见整个行业的傲慢
从刘江因月薪7000元离巢,到陈鸿烈拍戏猝死后家属需众筹丧葬费,TVB的"配角血泪史"早有伏笔。资本总把"行业不景气"当挡箭牌,却选择性忽略:正是这些绿叶演员用几十年功力托起了剧集质感。
当内地市场开始尊重李雪健、倪大红等"老戏骨"的商业价值时,TVB还在用"时薪118元"的临时合约打发资深演员——这种傲慢,比财务亏损更致命。
劳动者的体面,不该是场悲情真人秀
鲁振顺反复强调"不想离巢",像极了被PUA的职场人:明明手握演技王牌,却因年龄恐惧而自我矮化。但问题的本质不是个人选择,而是系统性剥削。当公司用"共渡时艰"的道德绑架替代合理薪酬,用"老员工忠诚度"掩盖分配不公,所谓的"珍惜人才"就成了最虚伪的公关话术。毕竟,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时,谈何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