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救了乾隆,乾隆问他要何赏赐?侍卫,就赏我一个胖宫女吧

长了鹿角的兔子 2023-02-10 21:23:47

皇帝在古代可以说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言可定一人乃至于一国的生死,这种权力是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

当然,在皇宫中还有些职业能够在皇帝身旁侍奉皇帝,同样有许多人趋之若鹜。

比如,侍奉皇帝起居的太监、宫女,由于每天能够与皇帝直接接触,甚至可以成为传达皇帝旨意的人,在皇宫中同样有着极高的地位。

不过,除了皇帝身边的宫女以及太监以外,还有一个职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该职位一般人还无法担任,那便是御前带刀侍卫。

和御前侍奉的太监、宫女不同,侍卫这一职位一般出身于皇亲国戚,由于是直接保护皇帝的安全,因此御前侍卫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御前侍卫也是在和平年代最容易立功和得到赏赐的,和平年代边疆没有战事,但是总有一些人觊觎皇权,刺杀皇帝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这时,御前侍卫的作用便凸显了出来。

虽然,保护乾隆有功的这位御前侍卫并非阻挡的刺客,而是在围猎时救下了乾隆,不过同样是救驾有功,理应当赏。

可当乾隆问这名御前侍卫要什么赏赐时,这名御前侍卫所提的要求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他居然只是想要一个胖宫女。

正常情况下,救了皇帝的命,即便是要黄金万两、加官进爵也不为过。那么为何这名侍卫会提这个听起来很容易满足但是却有些奇怪的要求呢?

何为御前侍卫?

古代的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谓是站在了众生之巅,没有人可以拒绝这种权力的诱惑,古往今来,发生过不少刺杀皇帝的先例,都是由于人们对于这个位置的贪婪。

而能够当上皇帝的人也都不是傻子,基本上都是从小就经过帝王世家的勾心斗角,对于有心之人自然也会有所防备,那么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必然是一件头等大事。

历朝历代以来设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来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这便是御前侍卫,又或者叫贴身侍卫。

只不过这所谓的贴身侍卫并不是十分“贴身”,至少没有御前侍奉皇帝的那些太监、宫女们“贴身”。

虽然皇宫之中戒备森严,一般人是无法随身带有武器的,但是御前侍卫则不同,他们需要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所以需要随身携带武器。

那么,相对于那些太监、宫女们,这些带有武器的御前侍卫不乏一些武艺高强之人,给皇帝的威胁更大一些,皇帝自然是要有所防范。

所以,一般来说古代的御前侍卫都是从王公贵族们的后代中选拔出来的,从身份背景上来看刺杀皇帝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并且,这些御前侍卫也不能够靠皇帝很近,只能够在外围形成保护层。

而到了清朝时期,没点身份地位,连做皇帝的御前侍卫的资格都没有。一般情况下,想要成为侍卫,则必须是满族官宦人家的子弟。

而成为更高一级的御前侍卫,距离皇帝更近,那么还必须是上三旗的身份。

而乾隆皇帝身边,有这么一个侍卫,在乾隆危难之际舍身救下了乾隆,并且并没有要很多的赏赐,只向乾隆要了一个胖宫女,此人便是海兰察。

金戈铁马、文武双全

海兰察全名多拉尔·海兰察,一听这名字便知道他是一名正统的满洲旗人。只不过,相较于其他的八旗弟子,海兰察的家庭不说条件简陋,但也没有那么富裕。

因此,为了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很早的时候便加入了清军。开始随着军队四处征战,而在战场上,海兰察的表现异常勇猛,也逐渐被人重视了起来。

在清军西征准噶尔时,海兰察奋勇杀敌,甚至还活捉了准噶尔手下的头领,这一表现引起了很多将领的广泛关注,而他也就被赐予了“额尔科巴图鲁”的称号,并且成为了二等侍卫。

由于海兰察为人忠厚,武艺高强,崇尚“武功”的乾隆皇帝,很快便注意到了海兰察。不过,海兰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一夜蜕变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因为海兰察明白,即便是侍卫这个职位,也有人挤破了脑袋想要进来,他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职位。

而海兰察认真做事、勤勤恳恳的表现,再加上他之前在战场上所立下的功绩,也使得乾隆皇帝十分赏识和信任海兰察。

从此,海兰察的地位也是不断攀升,甚至一度掌控兵权,成为了将军。

虽然不是什么统领三军的大将军,但是对于海兰察而言,从一个小小的士兵攀升到如此地位,他也比较满足了。

到了清军平定四川一战时,乾隆手下的大将军丰升额久久不能攻下城池,一时间让乾隆有些苦恼。毕竟,清军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一旦久拖下去,粮草吃紧,此战必败无疑。

这个时候乾隆便想到了在西征准噶尔的战场上十分勇猛的海兰察,于是乾隆便下令让海兰察去支援丰升额。

海兰察也并非一介莽夫,除了十分骁勇善战以外,他还有勇有谋。眼看丰升额的军队久攻不下,海兰察便心生一计,先让丰升额的军队假意撤军,自己则从后方包抄。

随后经过丰升额与海兰察的相互配合,也是将这座城池给拿下!

此后,海兰察还经历过几次大战,并且都屡立战功,这也进一步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并且乾隆皇帝也因为海兰察所立下的屡屡战功将其提升为二品侍卫。

随着自己的官职进一步提升,海兰察在朝廷之中的声望以及权力也越来越大,不少曾经的朝中大臣见到海兰察也得点头致意,甚至要对其进行行礼。

其实,海兰察能够走到这一步,足以让他的家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并且至少可以让他子孙三代衣食无忧。

倒是海兰察自己不以为意,他明白自己虽然目前是乾隆皇帝身边的“红人”,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喜爱。

但是红极一时却并不能红极一世,海兰察依旧安安稳稳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看到海兰察如此兢兢业业,乾隆皇帝对于海兰察的信任也就更加多了一些。

海兰察精通骑射且刚毅勇猛的表现深得乾隆皇帝的欢心,再到后来,海兰察救驾有功,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救驾有功,求赐胖宫女

满族人原本是北方游牧民族,因此十分善于骑射。并且每年秋天,皇帝都会举行围猎的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为秋狝。

举办这种围猎活动是清朝帝王世家的传统,几乎每一任清朝帝王都有过围猎的经历,地点就在修建好的皇家狩猎场。

虽然相对于野外狩猎,皇家狩猎场要安全许多。因为,皇帝毕竟是一国之君,不是神仙,不可能让全天下所有人都喜欢他,更何况还有不知多少人觊觎皇帝之位。

不管皇帝如何勤于朝政、治理国家,在民间有着多好的口碑与风评,也还是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来刺杀皇帝,而皇家狩猎场便是一个绝佳的刺杀之地。

因此,每次到皇帝举办围猎活动的时候,皇家狩猎场的守卫便会变得极为严格,可是即便如此,与皇宫相比,皇家狩猎场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太多了。

有一次,乾隆皇帝为了展现自己的骑射技巧和能力,举办了一次围猎活动,地点就在皇家狩猎场。

虽然皇家狩猎场是人工修建,但其内部都是保存着野外的场景,只不过外部被围起来罢了。

在这次围猎活动中,乾隆皇帝也带上了自己信任有加的海兰察。在皇家狩猎场里有很多野兽,例如野鸡、野兔、鹿、狼,其中最危险的是狼。

在皇家狩猎场中举办围猎活动时,最为常见的活动就是皇帝和臣子骑着马,弯弓搭箭射杀野兽,一般最后射中野兽的都是皇帝。

即便是臣子拥有十分精湛的射箭技巧,也不敢在围猎活动中抢皇帝的风头。

因此,海兰察也是十分地识时务,在与乾隆皇帝比拼箭术时,故意射不中,而乾隆倒是射中了野鸡和野兔,引得欢呼声、掌声一片。

而就在乾隆皇帝意气风发,一连射中了几只野鸡和野兔之时,他和手下的臣子们并没有注意到,远处有一群狼正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乾隆。

正当大家兴奋之时,伺机而动的狼群瞬间发起进攻,冲到乾隆帝面前,所有人都吓得四散而逃。

原本坐在马背上的乾隆皇帝也因为马受到了惊吓,而跌落了下来,看着朝着自己包围过来的狼群,乾隆皇帝觉得自己要死在这里了。

就在此时,一个侍卫突然出现,挡在了乾隆皇帝的身前,用手中的长剑与狼群厮杀,这个侍卫就是海兰察。

有海兰察帮忙阻挡狼群,乾隆趁机拾起地上的弓箭,将剩下的狼群全部射杀,乾隆皇帝等人这才得以安然返回自己在狩猎场的宫殿。

经此一役之后,乾隆很是郁闷,他身陷险境的时候,这些平时应该保护他的人都跑了,他能理解这些人是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但他实在是太生气了。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居然还有人能在危急关头不慌张,将自己从险境中解救出来,乾隆帝本来就很看重海兰察,再加上这次救驾有功,对海兰察也是另眼相看。

乾隆对海兰察说:“你在危险的时候,临危不乱,救了我一命,你要何赏赐?不管什么赏赐都可以。”

而海兰察听到乾隆皇帝的话,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只从乾隆帝那里要了一个胖乎乎的宫女。

为何要胖宫女?

听到海兰察的话,乾隆皇帝一时间哭笑不得,这并不是因为海兰察的要求有点难办,而是这个要求实在是太简单了。

要知道古代皇帝可是贵为“九五至尊”,这天底下几乎没有皇帝得不到的东西,而海兰察救了乾隆一命,即便是要赏赐他黄金万两,加官进爵,乾隆皇帝也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海兰察能得到乾隆的赏识,以及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位,是无数人所梦寐以求的,可所有人都不理解,明明有着无数选择的海兰察最后却偏偏要乾隆赏赐自己一个胖宫女?

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其实海兰察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心里清楚,一旦踏上了仕途,不管是在皇宫里,还是在朝堂上,都是极为危险的,可以说是“一朝风光,一朝监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何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海兰察是一个经验丰富、头脑冷静的人,所以他在救了乾隆之后,为了表示对乾隆的忠心,以及保住自己的财产,仅仅只是向皇上索要了一个胖乎乎的侍女。

海兰察不但要让乾隆帝明白,他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人,更不是一个贪图美色之徒,而是一种可以让自己满意的女人,并且海兰察最喜欢的就是丰乳肥臀的女人。

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可以让乾隆皇帝信任他,让他不为人诟病,也能让他自己满意。

海兰察救了乾隆皇帝后,继续南征北战,镇压回民起义,台湾起义,西藏廓尔喀之战,海兰察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乾隆册封为“一等超勇公”。

《清史稿》中也有记载,海兰察有勇无谋,每一次出征,都要亲自视察战场,寻找敌人的弱点。

海兰察因为个人能力出众,战功卓著,被乾隆皇帝赐给紫光阁,整个紫光阁只有二百八十人,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海兰察在乾隆五十八年病逝,谥号武壮,乾隆皇帝恩准海兰察进入昭忠祠,因为昭忠祠只允许战死的将士进入。乾隆皇帝的所作所为,也证明了他对海兰察的信任和认可。

海兰察的经历告诉后人,在封建时代,一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心机,才能让自己和家人不受牵连。

毕竟清朝也不是没有比海兰察更勇武更有功绩的武将,但最终都落得和鳌拜、年羹尧一样凄惨的下场。

低调、谦虚,确实是一个人最好的策略,当一个人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别人的嫉妒而失去所有,尤其是在封建社会。

海兰察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善始善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