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5G时代以来,失去通信行业话语权的老美就对华为等中企展开了疯狂的打压,尤其是芯片禁令,直指我国半导体产业“缺芯少魂”的短板,像EUV光刻机、Arf光刻胶这些高端设备材料,几乎全都被列入了“限制出口”的清单之中。
要知道,芯片是科技企业的“中枢大脑”,如果没有芯片,很多业务都无法展开,华为手机业务的一蹶不振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美国害怕的并非华为手机,而是其整体强大的研发实力,这才是让老美最为“挠头”的关键。
也正是因此,美国一直牢牢把控着EUV光刻机。该设备主要应用于7nm以下高端芯片制程,在西方媒体看来,中国凭一己之力难以突破,只要ASML不向中企出口给设备,不仅华为海思会失去“用武之地”,其他中企在芯片领域也难有大的作为。
但结果有目共睹,在没有EUV设备的情况下,国产芯片在28nm成熟工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产能、良率、国产化率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效的缓解了除智能手机之外其他重要行业的芯片需求压力。
诸如航天航空、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所用到的都是成熟工艺芯片,28nm/14nm工艺足以满足超过90.9%的应用。
反观美半导体市场,却因为“中国不买了”而损失惨重。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今,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美芯片企业,累计蒸发了超过1.7万亿美元的市值,与此同时,美芯价格暴跌、库存严重积压的连锁反应也接踵而至。
对此,美国似乎是有些“气急败坏”了。刚进入2023年,老美开始策划新一轮的制裁,计划与日本、荷兰制定新的半导体设备出口协议,妄图通过限制DUV等主流需求光刻机的出货,一举锁死我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之路,从而让中企继续依赖美芯。
可让老美没料到的是,它显然低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实力。就在近日,国内市场传出了一条重要消息,首台国产SMEE封测光刻机已正式下场,每台售价1800万元,研发方是上海微电子,采购方是深圳同兴达科技公司。
相比ASML或者日本老牌巨头尼康和佳能,国产光刻机或许没有那么好看好用,但拥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更重要的是,这打破了西方媒体认为“中国造不出光刻机”的观念,极大的鼓舞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士气。
事实证明,再高端精密的技术设备也是人造的,而非神造的。随着国产光刻机的此次突破,也基本预示着ASML的担忧正在应验。
众所周知,中芯国际早在2018年就曾向ASML定购过一台EUV光刻机,只不过后来被老美给“扣下”了,至今该设备也未能到货。这一度让ASML极为不爽,一方面是因无法自由出货而导致自己的营收受损。
另一方面,正如ASML首先官Peter所说:物理规则在中国同样有效,如果限制光刻机的出货,不出三五年,它们将会掌握该技术、生产出属于自己的光刻产品,ASML未来将会有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的风险。
可以预料,一旦国产光刻机迎来大规模量产,凭借着超高性价比,荷兰光刻巨头ASML在中国市场的行业地位,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盲目的吹捧,整体来看,现阶段的国产半导体芯片产业,整体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EDA软件或者光刻机、光刻胶等设备材料,国外企业仍掌握着话语权。
所以,希望中国科技企业能不骄不躁,沿着自主化道一步一个脚印,早日把尖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只有做到了“手中有粮”,才能不惧怕任何对手。对此,你们怎么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科技笛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