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脱钩已经开始?240万吨大豆运抵中国港口,这一次中国动了真格

苏文历史 2025-04-18 15:50:25

近日,中国进口商从巴西采购的至少40艘货船共计240万吨大豆正陆续运抵国内港口,这一规模相当于中国平均月度进口量的三分之一,标志着巴西正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这场看似普通的贸易流动背后,折射出中美贸易博弈的深刻变革,中国正以系统性布局打破对单一国家的农产品依赖,而美国“关税大棒”的副作用正使其农业部门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大豆订单“乾坤大挪移”

特朗普政府挥舞着“公平关税”的大棒,想用它来改变世界贸易规则,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想的方向发展,贸易战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目的,还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

大豆是中美贸易战里最先遭殃的产品,过去的美国大豆曾占据中国进口市场40%的份额,但自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中国迅速启动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中国提高了美国大豆的关税,导致美国大豆很难卖出去,价格也跟着往上涨,美国大豆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大量大豆卖不掉,只能堆在仓库里,美国农民甚至面临破产的困境。

肯塔基州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的叹息,反映了许多美国豆农的无奈和担忧,美国大豆协会也反复向特朗普政府建言,希望停止贸易战,通过对话协商来化解矛盾。

2025年前两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1360.6万吨,同比增长4.4%;同期对美大豆关税加征至10%,美豆市场份额骤降至18%。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巴西迎来发展良机。巴西农民积极扩大大豆种植规模,同时修建新的港口,旨在提高运输效率,巴西抓住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机会,努力提升大豆出口的竞争力。

而此次240万吨巴西大豆的集中到港,正是中国“未雨绸缪”的体现,通过提前锁定南美货源,既对冲了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又实现了进口来源的“东方不亮西方亮”。

路易达孚全球大豆业务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量有望超过1.1亿吨,相比三年前大幅增长40%。中国也增加了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以逐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中粮集团参与巴西铁路改造,方便大豆运输,降低成本,促进中巴贸易发展,巴西因此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2025年4月11日,中国企业向巴西订购40船大豆,美国市场对此感到震惊,这意味着中国在调整市场战略,也可能意味着美国在农业领域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

全球大豆格局的重塑

这个大豆订单不仅是中国市场的战略转移,还可能预示着美国农业霸权的衰落,当巴西大豆货轮驶向中国时,美国中西部农场正陷入滞销泥潭。

更讽刺的是,美国不得不以每吨亏损15美元的价格将大豆转卖欧盟,而加工后的豆粕最终又流入中国市场。

面对美国施加的关税压力,欧盟也感到左右为难,2025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暂时推迟90天执行对美国的反击关税。

这并不意味着欧盟真的让步,而是一种更聪明的策略,欧盟实际上是想通过暂缓行动,为自己争取更多周旋空间。

同时欧盟公布了一份价值230亿美元的反制清单,目标精准,直接瞄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群体,比如哈雷摩托车和波本威士忌都在清单之上,这些都展现了欧盟的精心策划和策略性反击。

滞留在荷兰鹿特丹港口的12万吨美国大豆,处境艰难,由于中国和欧盟同时采取关税措施,这些大豆的出口面临巨大阻碍。

可以认为,这些农民成了贸易战中不幸的受害者,进退两难,他们的大豆既无法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也难以避免欧盟的高额关税。

原本价值不菲的农产品,现在只能滞留在港口,等待着不确定的未来,而这批大豆的命运,也反映出全球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曾寄望于大豆“绑架”中国谈判桌,但现实却是美豆协会负责人凯莱布·拉格兰的哀叹:“若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农业将面临数百亿美元损失”,白宫智囊团的误判,让农民成为关税战的牺牲品。

从经济衰退到政治版图的重塑

中国通过“分散风险+自主突破”的双轨策略,成功摆脱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反观美国,滞销大豆堆积如山,艾奥瓦州农场主联盟警告称,每万吨滞销将导致87个岗位消失,美豆农协会负责人直言“生计岌岌可危”。

据摩根大通估算,贸易战持续一年,美国大豆出口会大幅减少一半,农民收入会损失超过50亿美元,美国中西部地区的GDP也会下降2.1%。

经济变差也影响了政治,以前坚定支持特朗普的印第安纳州,现在农业合作社公开支持民主党候选人,抗议标语上写着“要贸易,不要政府补贴”,非常显眼,表达了对贸易战的强烈不满。

中国则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表明了自己的供应链非常有弹性,能扛住压力,中储粮完成了300万吨的采购合同,这有效地稳定了国内市场的大豆供应和价格。

一些民营榨油厂开始进口阿根廷的转基因豆粕,以寻找大豆蛋白的替代品,降低生产成本,饲料企业也在调整配方,降低豆粕在饲料中的比例,以此减少对大豆的整体需求,缓解供应压力。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数量大幅下降,降幅达到47%。与此同时,从金砖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数量则显著增加,增幅高达62%。

最初因为关税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现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全球力量的分布,巴西成功转型,不再只是出口原材料,而是开始制定农业领域的规则,欧盟则利用制衡各方力量的机会,为自己争取战略发展的时间。

中国通过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其供应链强大的抗压能力,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失败已经显现,新的国际贸易秩序正在逐渐形成。

结语

从大豆蛋白替代到合成淀粉,从国产抗衰科技到智能储粮系统,中国用科技手段破解“粮食安全密码”,这种以自主化应对不确定性的思路,正成为大国博弈中制胜的关键。

当巴西大豆货轮鸣笛靠泊中国港口时,特朗普政府“以大豆逼中国就范”的幻想彻底破灭,这场大豆贸易的变局证明,真正的安全源于自主可控,真正的博弈胜负取决于产业链话语权。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中国本周购买至少240万吨巴西大豆,美国农民喊话特朗普:我们不能成为牺牲的羔羊》——极目新闻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关税战将使不少农民破产》——新浪财经

0 阅读:0

苏文历史

简介:裴奕迅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