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哈弗Hi4,用技术拆掉四驱的“高价围墙”

极车制造 2025-04-24 12:49:24

上海车展的现场,虽然不是概念车、也不是什么名门超跑,但长城的展台上,二代哈弗枭龙MAX的身边却总是转满了粉丝用户。吸引他们的不仅是11.68万元的限时售价,更是一组写在展板上的数据:纯电续航209.5公里、馈电油耗3.7L/100km、碰撞吸能空间提升10%。这些数字背后,是哈弗Hi4技术对四驱市场的“降维打击”——当传统车企还在用三电机标榜高端时,哈弗用双电机重新定义了四驱的普惠逻辑。  

从“性能标签”到“家庭刚需”的破壁之战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四驱曾是一道隐形的分水岭:3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中,四驱占比超过50%,而经济型SUV仅有5%的渗透率。这种差距并非源于需求,而是技术的枷锁。传统机械四驱系统复杂的传动结构推高了成本,高能耗更让日常使用成为负担。一位汽车工程师在论坛直言:“四驱本应是安全冗余,却硬生生被做成了奢侈品。”

哈弗的解法是从底层架构动刀。Hi4技术用双电机分布式布局替代传统三电机,配合三擎九模动态切换,让发动机始终处于高效工作区间。这一设计不仅将系统综合功率提升至238kW,更让二代枭龙MAX实现“两驱能耗、四驱性能”——公证处实测数据显示,其纯电续航达209.5公里,馈电油耗低至3.7L/100km,城市通勤每公里成本仅4分钱。这种效率革命,直接击穿了四驱技术的成本壁垒。  

从实验室到马路:10万车主的“技术投票”

技术突破需要市场的验证,而哈弗猛龙给出了最直白的答案。截至2025年3月,这款“新能源方盒子”销量突破10万台,连续10个月增长,稳居“新能源方盒子冠军”与“新能源泛越野SUV”双料冠军。用户的选择背后,是Hi4技术对全场景的精准覆盖:城市通勤时,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每10毫秒调整一次动力分配,雨雪路面制动能力提升10%;户外探索时,750N·m综合扭矩、60%爬坡度和580mm涉水深度,让非铺装路面不再是禁区。

更关键的是,哈弗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的实际利益。二代枭龙MAX的限时换新价比预售价直降7000-9000元,入门款仅需11.68万元。这种定价策略基于产业链的深度整合——Hi4架构减少一个电机,维修成本降低73.3%;智能后桥解耦技术让高速油耗再降0.7L/100km。

四驱平权:一场没有退路的行业革命

哈弗的野心不止于卖车。车展发布会上,“未来哈弗新能源只做四驱”的宣言,将技术普惠上升为品牌战略。这一决策的底气来自数据:搭载Hi4的枭龙MAX上市首日订单突破1.6万台,猛龙用户中超10万车主的选择印证了市场对四驱价值的认可。

行业的震动随之而来。当哈弗宣布“新能源四驱只做四驱”时,其技术逻辑已清晰呈现:通过Hi4架构的轻量化设计,轮胎磨损率降低1.7倍;保养周期延长至1年或1万公里,成本较燃油车降低73.3%。这些数据不仅改写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更迫使竞争对手重新审视四驱技术的价值定义。

当四驱成为“默认选项”

在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哈弗的展台像一座技术灯塔。二代枭龙MAX的“丁达尔之光”大灯以4000流明通量照亮前路,而Hi4架构的每一次扭矩分配,都在改写中国家庭的出行安全标准。这场四驱普惠化运动没有终点,但它已经证明:当技术突破与用户需求同频时,所谓“高端特权”的围墙,终将变成通行的桥梁。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选购SUV时的第一句话会是:“这车的四驱系统,是哈弗Hi4的吗?”

0 阅读:5

极车制造

简介:关注一切改变出行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