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9 日 ,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时速 116km/h 在行驶中遭遇意外。
事发路段因施工的原因,车道临时改道为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迅速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但不幸的是,车辆最终依旧没办法避免车祸,最后碰撞前的车速大约是 97km/h。
从出事的第一时间,雷军就向网友们表示会给一个合理的交代,因为小米的流量太高了,一出事会被无限放大,换成别的汽车可能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小米汽车直接冲上了热搜。

对于小米汽车这次自燃的问题,网友们纷纷担心起了自己所订购的小米su7,都在纷纷考虑要不要取消订单换别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小米su7自从发售以来受到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的汽车。这次高速碰撞爆燃事故之后瞬间成为全网热议焦点。一时间,网友们对事故原因、车辆安全性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可靠性表示极大的担忧。

从网络上看到的事故现场图片可见,车辆碰撞后立刻自燃起来,整个车身烧毁,只剩下了焦黑的框架,现场的惨状的确令人触目惊心。家属们不禁发问:为何车辆撞到护栏后会如此迅速自燃?
其实在此次事故中,从车辆发出风险提示到发生碰撞仅约 2 - 4 秒。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智能驾驶系统与驾驶员想要完全避免碰撞,几乎是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其实这是很多电车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在经过剧烈碰撞之后可能导致电池包挤压变形,引发内部短路。电池隔膜破裂后,电解液会发生泄漏,一旦接触空气或火花,便会瞬间被点燃。数据显示,机械损伤是导致电池热失控的主要诱因,占比超过 80%。在此次事故中,电池包极有可能因撞击水泥桩而致使内部模组短路,进而引发热失控。

虽说现在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角,但是最近几年出现问题的几乎都是新能源汽车,传统的油车由于故障原因出问题的新闻极少。
就像不久之前的特斯拉刹车失控事件,也是引起了网络的风波。
在这次高速自燃事件后,不少原本对小米 SU7 满怀兴趣的潜在消费者,因这起事故改变了购车计划,选择继续再观望,或是去选择其他品牌的车型。相关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小米汽车的订单量显著下滑,甚至有部分准车主选择退订。

目前新能源汽车虽然发展快速,但是技术有些其实还不算非常成熟,所以选择新能源汽车肯定是看在了后期保养成本低。
但是其潜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不能忽视,小米汽车这次这样,下次换成别的品牌也不是不可能的。
珍惜生命,远离小米
对小米的品控一直就不信任,何况是车?
以“速度就是信仰”营销,还是远离为上
雷军就是个网红 他和辛巴 大小杨他们有什么区别?对生命都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有点流量啥都敢卖
我选择手动驾驶
属什么罪?危害国家罪吗?
活腻了的可以尝试一下,连火化费都省了
烧和不烧,这个倒不是很大关系。绝对不会买,毕竟已经不是25以下的小年轻了
应该问:你还会选择电车吗?
要是我买车,只选择从来没有出现过交通肇事,从来没有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品牌的汽车,那才能买来开着放心,[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