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印度彻底尴尬了,莫迪万万没想到强硬的特朗普竟然“滑跪”的这么快,主动对中方认怂,那他前两天对中国的制裁岂不成了笑话?
4月21日当天,万斯乘坐专机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和总理莫迪进行会晤。或许是为了向美国表明立场,在万斯抵达的当天,印度宣布对中国部分进口钢材加征12%的临时关税,理由是避免中国的“廉价进口”。话里话外透露出一种:“中国长期占印度便宜,但印度“敢怒不敢言”的悲愤,幸好美国表态撑腰,印度才敢反击”的既视感。
要知道,中国此前已经明确表态,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前提讨好特朗普,否则中国反制会让每一个参与国付出代价。印度既然选边站队,我国也不再挽留,接下来就是反制流程了。
到这里情况还一切正常,毕竟印度本身就和中国不对付,从美国手里捞到好处针对中国也见怪不怪了,但莫迪万万没想到,自己这边表态了,特朗普那边却出问题了。环球网4月23日报道,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关系一直都非常不错,和中方的谈判不会保持强硬态度,而且145%的关税的确很高,只要协议达成就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彻底归零。
此话一出,外界都清楚这场关税战已经来到尾声了,胜利者毫无疑问就是中国,尽管这是特朗普掀起的全球性关税战,但中国却率先出击打出了漂亮的一仗。那么在特朗普认怂想要和谈的情况下,莫迪对中国加征临时关税的举动就显的有些小丑了,美国都不敢和中国对着干,那么印度这关税到底还加不加了?如果加,印度根本扛不住中国的反制;如果不加,那刚刚说出去的话就要收回,这让莫迪政府无法对内交代,对外也将成为印度难以抹去的污点。
或许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有媒体又报料称,此前被中国拒绝接受的美国波音客机被印度公司看上,已经在谈接盘事宜了。合着印度根本就不是现在才表态,而是之前一直都暗戳戳的介入中美关税战的博弈,想要居中捞好处。结果好处还没到手,反而被美国“背刺”,现在处境十分尴尬。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哪怕中印就边境问题已经有所缓和,印度对中国的敌意却从未消退。他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个针对中国的成员,放眼整个亚太,也是对中国提防最深、制裁最多的国家。相较于印度,其他国家的态度则要聪明许多。
这里挑几个国家来说,首先是日本,作为美国的铁杆小弟,不论是军事力量的发展倾向,还是对东海、台海,以及通过援助菲律宾间接挑衅南海,日本在外交和地缘局势上针对中国的架势直接拉满。但要是在经济、科技和原材料等领域制裁中国,日本基本上都是一拖再拖,实在拖不下去了也是制裁大打折扣,因为日本清楚自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这一点就和印度有很大差别。印度也依赖中国,但他就是看中国不顺眼,想着法的要取代中国。
其次是越南,作为南海海域侵占中国岛礁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还曾犯我边境,这都让中国人对越南没有任何好感。随着时间推移,曾经被美国入侵的越南却明里暗里都想和美国保持关系,美国也希望借助越南和中国相邻的便利以及金兰湾的重要战略位置,对中国加以遏制。对此,越南政府的态度非常暧昧,不支持、不反对,就在中美之间斡旋捞好处,必要时刻可以倒戈任意一方。
例如此次关税战,越南是全球第一个对美国“投降”的国家,宣布对美国商品零关税,换取特朗普的“宽大处理”。结果中国首次被“对等关税”加征34%,越南却是46%,并且美国财长贝森特还嘲讽越南的想法对美国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乎越南就火速转向中国,和我们签署了45项合作协议,又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这是非常识时务的表现,但印度比越南要贪的多,但却学不来这种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心态。
那么问题来了,莫迪被外界戏称为“老仙儿”,政治手段也十分干练老辣,不可能意识不到这种局面。那么前脚制裁中国,后脚美国妥协,陷印度于“不义”的举动按理说不应该出现的,怎么这次就栽跟头了?
个人认为,这或许和印度本身也存在亲美派系有关,按照特朗普强硬的性格,以及在中美关税战处于被动所积压的愤怒情绪,如果莫迪不能在万斯到来后表态,那么印度就是美国泄愤的对象。相比较之下,12%的临时关税并不算什么,中国对美国是对等制裁,对印度也应该如此,损失在可控范围内。
不过这种局面也给外界提了个醒,特朗普上台已经多次“朝令夕改”,如果他们相信了美国的谎言,那么最终成为小丑的就会是这些国家。至于美国的名声,个人觉得特朗普根本不在意这些,和捞钱相比,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