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话,为何必须借助粉丝解读,才不那么“邪恶”?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5-04-21 20:33:46

如果从古希腊文明开始计时,人类文明已然走过了3000年;如果以仓颉造字作为人类文明的起点,那么人类文明阔步前行了4600多年;倘若按照古埃及或者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为基准,那么人类文明已然存在了5000年。

虽然人类文明历史极为悠久,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晓:在这5000年悠久文明史中,人类真正有尊严、活得优雅的时间不过近300年,而在这之前的4700年的漫长时间当中,人类形如蝼蚁、蜗牛爬行,上怕老天的雷霆众怒,无端降罪;下忧野兽横行,不得安宁。

面对人类世界的诸多疾苦,是什么让处于恐惧、颤栗边缘的众人稳定情绪、负重前行的呢?答案不言而喻:圣人。

1. 圣人,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必然产物

(1) 做不想干活的圣人,是人之天性

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生存环境偏又极度险恶,人类为了生存只有一条路可选:抱团取暖。《吕氏春秋》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单个个体的力量十分渺小,汇聚成江海则可以“服狡虫、制禽兽”。

但这样会带来更为棘手的新问题:谁来分工协作?谁来分配资源?谁来安抚人心、鼓舞士气?

相比于一线干活的苦力,这群人无疑要幸运得多,毕竟不想干活、坐享其成是人之天性,而驾驭众人、高高在上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梦想。

于是天然有着领导气质的人担任了团队的首领,并逐渐发展为君主,而安抚人心、鼓舞士气的岗位就由有点文化的读书人所担任,这在中国古代称之为“士”,并且逐渐向着士大夫官僚阶层迈进。

君主不常有而士人遍地都是,但凡胸有点墨、识得几个字的人,哪怕身无背景、手无缚鸡之力,都会在家徒四壁的茅草屋中捧着几本书,梦想着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2) 要想做成圣人,还得时势来造

春秋时期,借助周王室势力衰微、天下要大洗牌的绝佳档口,诸多读书人纷纷开动脑神经,为如何安抚人心、如何帮君主实现天下大治而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形成了以“子”为头衔的各路圣贤。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孔子,虽然有生之年未被重视,不仅未能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就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以致于原配夫人因为官太太梦想破碎,最终恼羞成怒,一气之下与孔子分道扬镳,实在令这位圣贤颜面扫地。

但就在孔子死后400年,儒家被汉武帝一眼相中,一举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孔子本人也水涨船高,一跃受封为“万世师表”的圣贤。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也被奉若经典,成为后世必读之物。

2.站在现代文明角度,圣人的话总是“大逆不道”,于是粉丝赶紧帮忙洗白,听起来才不那么“邪恶”

(1)圣人孔子的诸多语录,畏惧权威、歧视百姓,为人诟病

正如前文所述,圣人是生产力极不发达时代的必然产物,由于人之认知有限,少数能言善辩、精力充沛之人便通过思维的闭环、知识的超越使得同时代其他人大开眼界,进而产生崇拜心理,将其封为圣人接受香火洗礼。

但这并不代表圣人所说的就是真理,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来回头看这些所谓圣贤的话,很多都是错误的,甚至邪恶意味满满。

比如说圣人孔子,虽说他创立的儒学以“为民作主”、民本位而著称于世,但其中很多语录却又歧视百姓,如“唯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意思很明显:坚持统治者聪明而百姓愚昧;

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意思是:对于百姓只要告诉他怎么干就行,不要让他获得知识。愚民意味十分显著,这哪里还是为民作主?分明是奉给君主的投名状。

另外孔子还有歧视女子的言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结合孔子那个欲望满满的老婆,孔子有此吐槽言论十分合理,从后世儒家三纲五常的设定,对女子的打压也可知晓:孔子是真的歧视女人。

孔子的胆儿也十分小,《论语·乡党》记载:孔子“迅雷风烈必变”,招致了很多人的批判,作为古之圣贤,居然这么胆儿小,一遇到暴风骤雨,赶紧端端正正坐好,害怕老天爷要降罪于自己?

(2)粉丝帮忙解读,听起来是不是不那么邪恶了?

对于此,粉丝们赶忙帮忙洗白,对于“唯上智下愚不移”,有粉丝解释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改变不了;还有粉丝解释为:只有最聪明的和最愚蠢的人,才不会改变;再有粉丝解释说:只有上知与下愚之人不可迁移。

经此一洗,成功将其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脱钩,但明眼人一看就知:何为智者何为愚人,还不是统治者和这些圣贤说了算?

粉丝何晏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洗白是:这里的民不是百姓,是当时的“奴隶”,既然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当然用不着知之咯;

粉丝朱熹解读“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时,将“小人”解读为“仆隶下人”,女子解读为“臣妾”,即家里的男仆和女仆,这里的“养”也不是养育,而是修身养性。

至于“迅雷风烈必变”,《孔子》作者解释为不是畏惧暴风骤雨的懦弱,而是对天神的一种敬意。而且还进一步引申:这种自然现象出现是在提示人类:天外有天,因此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人类的行为不能违背天命。

被粉丝们一洗白,是不是圣人孔子说得诸多“大逆不道”之语言,听起来就不那么邪恶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