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7岁的那英低调回国时,谁还记得她曾是综艺节目中的"歌王"?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刀郎南昌演唱会万人空巷的盛况前显得尤为讽刺。两位歌手命运交错的背后,折射出华语乐坛二十年来的审美变迁。

2024年4月11日的浦东机场,那英与丈夫孟桐的现身犹如投入舆论深潭的石子。这位曾连续担任五季音乐综艺导师的"乐坛大姐大",此刻却行色匆匆躲避镜头。

而就在三个月前,刀郎在重庆奥体中心举办的演唱会,三小时内门票售罄的盛况与那英澳门演唱会观众中途离场的画面形成刺眼对比。这种反差源自2023年夏天的音乐地震。

刀郎蛰伏十年推出的《山歌寥哉》专辑,其中《罗刹海市》单曲在抖音平台创下83亿次播放量,连带引发网友对2004年"音乐风云榜"评选争议的考古热潮。

在首都国际机场贵宾通道,那英曾对记者笑谈"我就是个东北大妞"的爽朗,与刀郎在成都录音棚连续工作36小时录制的专注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出身沈阳京剧世家。


18岁北漂时在谷建芬声乐培训班垫底,靠翻唱苏芮磁带出道;后者本名罗林,17岁辍学在歌舞厅谋生,成名前住过新疆八楼的地下室。这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在2010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评委席相遇,那英那句"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的点评,成为缠绕两人十五年的舆论枷锁。网友的争论在微博形成审美标准谁定义,草根VS学院派等话题,阅读量累计破20亿。

支持那英的乐评人列出数据:她拥有9首年度金曲,专辑总销量超2300万张;刀郎粉丝则搬出《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版销量610万张的纪录超2000万张。

当网易云音乐上线"时代对决"专题时,田震《风雨彩虹铿锵玫瑰》与杨坤《无所谓》的收听量竟也出现异常波动,揭示着公众对"消失的歌声"的集体怀念。那英经纪公司4月12日发布声明。

确认将暂停商业活动专注家庭。而刀郎团队同日宣布启动"丝路巡音"全球巡演,首站门票开售即触发票务系统熔断机制。耐人寻味是,两位当事人始终未对彼此发表任何公开评论。

倒是崔健在最新采访中意味深长地说:"真正的好音乐从不需要裁判。"这场跨越二十年的音乐论战意外推动了音乐著作权的讨论热潮。中国音像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传统唱片销量同比上涨17%。

数字专辑购买量增长23%。当00后群体开始付费收藏黑胶唱片,当《罗刹海市》的戏腔唱段成为高校戏曲社团标配教材,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所谓的"审美标准",是否早该交给时间来裁定?

那英在伦敦陪读时指导女儿声乐作业,当刀郎在敦煌采风录制新专辑,那些争论声中"歌王"称号还重要吗?许正如网友在网易云《西海情歌》下百万条评论,真正动人从不是奖杯,而穿越时空依然鲜活音乐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