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剧“登堂入室”?《梦华录》成教材案例,谁在重塑影视教育?

丁奉聊娱 2025-04-11 03:47:12

网剧也能登大雅之堂?《梦华录》入教材,引争议一部网剧何以跻身高校教材?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将《梦华录》编入《影视项目运作案例研究》的消息引爆网络。这部由刘亦菲、陈晓主演的古装剧。

从“流量爆款”跃升为“学术案例”,看似是行业认可,实则掀起了一场关于影视教育标准的激烈讨论。事件的导火索源于网友的偶然发现。2025年4月初。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教材内页截图,显示《梦华录》被作为“网络剧标杆”编入影视专业教材。截图迅速发酵,梦华录进教材登上热搜,阅读量突破3亿。

公众质疑的核心在于:一部商业属性鲜明古装偶像剧,是否具备足够的学术价值?出版社回应更添争议,责任编辑黄某称,《梦华录》在“口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均属典范。

因此作为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路径”。《梦华录》的“教材化”并非毫无铺垫。该剧2022年首播时,便以“女性励志”“宋代美学”为营销卖点。

虽斩获超40亿播放量,但豆瓣评分从8.8分滑落至7.9分,剧情“高开低走”、历史细节硬伤等问题始终伴随争议。此次入选教材,网友挖出更多细节:主演刘亦菲早年凭借《神雕侠侣》奠定“神仙姐姐”形象。

但近年作品多聚焦古偶赛道;陈晓虽在《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中展现演技,却被质疑在《梦华录》中角色扁平化。教育界人士指出,影视教材案例应侧重创作方法。

论或产业模式创新。对比2019年《琅琊榜》因叙事结构研究被北大列为案例,或是《觉醒年代》因历史还原度入选党校教材,《梦华录》的“标杆性”显得单薄。

更有网友列举数据:该剧播出期间,广告植入多达12个品牌,衍生带货销售额破2亿,“究竟是艺术成就,还是商业运作更值得学习?”

事实上,《白夜追凶》《沉默的真相》等网剧曾因类型突破、社会议题深度入选高校课堂,但均作为“现象级作品”进行批判性研讨,而非直接列为正面案例。反观《梦华录》。

教材中着重分析其“用户画像精准定位”“跨平台营销策略”,被指过度强调市场逻辑。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匿名评论:“如果教材只教学生如何复制流量,那影视教育就失去了灵魂。”

截至4月10日,上海交大出版社未撤回教材,仅重申“案例选择经过专家论证”。然而,多个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在采访中表示,教师授课时会对该案例补充批判性观点。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网剧备案数同比下降18%,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精品化”,此时将《梦华录》树立为标杆,似乎与政策导向形成微妙反差。

这场风波折射出影视教育的两难:是紧跟产业实践,还是坚守学术独立?某211高校编导专业学生坦言,我们既想学怎么拍出好作品,又怕被教材带偏成‘数据工程师。

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商业成功成为教材遴选的首要标准,未来《霸道总裁爱上我》是否也能因“经济效益突出”进入课堂?当《梦华录》从荧屏走进课本,我们不得不问。

影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迎合市场的操盘手,还是塑造有审美底线的创作者?这个问题,或许比“该不该入选教材”更值得深思。

0 阅读:3

丁奉聊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