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本文并不是富士的软文,只是聊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早在三个月前,我就开始关注富士GFX100RF,当时它还只是一个传说。
很多人对富士推出这样一款中画幅不可换镜头定焦相机很不理解,真的有人会买吗?有小红书的姐妹把玩了真机之后,直言这机器太差,又方又丑还重!居然没防抖,光圈还小,室内拍10张至少9张是糊的,真不如X100VI。
换个角度,反正贵就是一堆缺点(GFX100RF的定价约为 X100VI 的三倍)。
前几天正好朋友买了台,把玩了一下,感觉还可以。这几年富士在营销上的确扛把子,很懂用户,一直在考虑的是如何差异化竞争+降维打击。GFX100RF面向的用户群就是不差钱的发烧友和摄影师,是不是割富士老用户的韭菜咱们暂且不说,反正最近我看到入手的,几乎都是富士中画幅的用户。

操控好不好?那要看和什么机器比。和X100VI比,机身大了很多,但要和富士任何一款中画幅相机比,就能得出真小的结论。握持感不错,不用再加手柄,整机700克左右,挂脖不累。快门时滞非常短,电子取景器素质很高,但对焦低于我的预期,也可能是我的期望值过高。没有防抖对出片影响大不大?还是会有,很快能适应。
在这里必须狠狠吐槽一下开关机拨杆,放在包里真的很容易误操作。

大部分人对于1亿像素的理解,就是清晰。特别找了一张GFX100RF在最大光圈F4下随手拍摄的RAF格式的照片,容量200MB,你没看错。局部放大之后,让我惊讶的倒不是画质,而是对于边缘画面的优化,富士下足了功夫,这恐怕也是不可换镜头定焦的优势,厂商可以在优化上做到极致,紫边很弱,暗角没有,色散也不明显。


我们开玩笑,如果富士再出一个100mm定焦版本的GFX100RF,那带两台机器出门,就可以走遍天下了。为什么?裁切的力量真的很大。

35mm焦距等效35mm就是28mm,出去旅行你就有了28mm、36mm、50mm、65mm焦段的镜头。应对风景、旅行、抓拍、人像等多样化拍摄场景。比较赞的是画幅比例转换模式的新加入,让可玩性进一步提升。
当然,这个机器并不适合绝大部分人,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个高级玩具,专业用户的副机。因为中画幅最大的优势还是输出,并不方便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如果你还没有中画幅相机,想用它进行商业拍摄,我更推荐GFX100SII。如果你追求轻便,又对品牌、逼格、性能都有要求,不如考虑徕卡Q系列(不仅拥有F1.7大光圈,还配备了防抖系统,在轻便与画质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如果你对视频有要求,直接绕着GFX100RF走。如果你还不准备升级你的电脑,那么1亿像素的照片会立刻榨干你的硬盘和处理器。
GFX100RF就是这样一款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相机。我对它的评价就是两个字“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