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举起来又放下,特朗普希望我们做两件事,我们反将一军

绪闻世界 2025-04-16 06:46:34

前两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布了一份涉及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清单,主要涵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个数字相当惊人——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

然而,就在豁免令发布几小时后,特朗普又立即改口,声称这是"国家安全审查"的一部分。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暴露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混乱与矛盾。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次豁免清单的出台并非偶然。根据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的数据,如果维持原有关税,美国消费者每年将多支出近200亿美元,这样的经济代价显然是特朗普难以承受的。

特朗普这么做,我认为他有"两个担忧",仔细观察美国近期的举动,可以发现两个关键诉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多次私下向中方表示,希望中国不要大规模减持美债;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直接喊话,希望中美高层进行对话。这两个诉求折射出美国的现实困境:一方面需要中国继续购买美债以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

面对美方的反复无常,我们中国展现了清晰的应对思路,做好了两手应对准备:一方面坚持要求美国取消全部加征关税;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对话必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

今年以来,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措施:扩大从东盟、欧盟的进口,加快芯片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合作。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12%,有效对冲了对美贸易下滑。

特朗普最担心的是中国抛售美债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博弈:我们中国持有约1.1万亿美元的美债,是美国的第二大债权国;但大规模抛售也会导致中国外汇资产缩水,需要谨慎操作。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得中美在金融领域形成了一种特殊平衡。美债就像连接中美的保险丝,谁都不敢轻易剪断。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对美国企业造成越来越大的伤害,苹果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受零部件关税影响,其毛利率下降1.5个百分点;特斯拉上海工厂面临关键零部件进口成本上升的问题;沃尔玛等零售商警告,新一轮关税将导致日用商品价格上涨10%-15%。这些压力最终传导到了华盛顿。全美零售商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显示,85%的企业反对继续加征关税,这一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在中美经贸博弈中,中国三个举措使我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有了更多回旋余地。那就是市场多元化、技术自主化、开放制度化。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对欧盟、东盟出口分别增长9%和11%;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企业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自贸试验区扩围至21个,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可以说,我们现在手里握着的牌比2018年贸易战开始时多得多。

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反映出中美经济早已深度融合,试图通过单边施压改变这种格局,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0 阅读:0

绪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