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旅酒管呼之欲出,区域国资的“酒店整合梦”依然继续

酒管焦点 2025-04-19 11:59:38

诸多区域国资整合旗下酒店资源,是我国酒店行业在存量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南京旅游集团实控的南京商贸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商旅”),在计划收购南浦酒店之后,又将成立酒管集团——南旅酒管,未来将承接控股股东旗下的酒店资产,实现后者相关资产的证券化和资本化。

《酒管财经》注意到,上述相关酒店资产,多为当地老牌单体酒店产品,尚未形成自有品牌矩阵,预计短期内很难做到对外品牌化输出。在整个市场进入存量整合时期,南旅酒管的未来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其实,这也是很多区域国资主导下的酒店资产整合,在未来面临的共性问题。一个新的酒管集团,将原本酒店产品进行拼盘罗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如何将“五个指头如何形成一个拳头”,才是考验着操盘者的大智慧。

在南京地界,“老大哥”金陵饭店的处境不如人意。南旅酒管又该如何做到“后来者居上”?

01尚未成形的“南旅酒管”长啥样?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宣布新增酒店业务板块,投资酒店管理,南京商旅的转型决心显而易见。

南京旅游集团是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旅游产业专业化运作平台,也是江苏省内规模最大和产业链最完善的国有旅游集团。

而南京商旅是该集团下属唯一控股上市公司,无论是设立酒店管理子公司,还是拟2.2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黄埔酒店,自然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南京商旅原名南纺股份,早期并不是文旅起家,而是以纺织、服装等产品的进出口为主营业务。当时,南京商旅的传统贸易业务盈利能力不足,受业绩拖累,公司2001-2005年净资产收益率仅5.77%。

为了提振业绩,至2019年,南纺股份决定收购秦淮风光公司51%股权,才开始进军旅游业。直至2023年11月更名“南京商旅”,正式确立“旅游+商贸”双主业战略,明确向文旅产业转型。

此次转型让南京商旅尝到了“甜头”。2023年,南京商旅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3103.85万元,同比增长125.42%,结束此前连续三年亏损。

随着2024年全国旅游市场复苏,依托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核心景区资源,南京商旅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3.99亿元,归母净利润2760.7万元,同比增长23.22%。三季度营收虽略有下降,但净利润仍保持着同比5.66%的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旅游服务占营收比重持续上升。

▊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

而南旅酒管是南京商旅刚刚投资6000万成立的酒管公司。

按照南京商旅的公告表述,公司设立酒店管理子公司,引入专业酒店运营管理团队,是从“管理、产品、渠道”等方面与拟收购的黄埔酒店互相赋能、协同发展;承接公司受托管理集团旗下酒店业务资产职能;持续通过投资并购、租赁经营、委托管理、品牌合作等方式实现业务拓展。

按照计划,南京旅游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已将旗下 7家酒店(餐饮)业务或股权委托上市公司管理,后续自然也会纳入南旅酒管业务范畴。

南京旅游集团官网显示,公司管理紫金山庄、国会中心、黄埔大酒店、水秀苑大酒店、南京大饭店(北京)等高品质酒店。

而根据南京商旅2024年半年报透露,同一控股股东的酒店管理公司有:

南京紫金山庄酒管公司、南京白宫大酒店有限公司、南京黄埔大酒店有限公司、南京六华春酒店公司等。

《酒管财经》认为,上述酒店大概率构成了南旅酒管的核心资产。

业内专家指出,南京商旅当前最大的优势资源便是背靠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南京旅游集团,有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国家5A级景区资源。

而酒店业与旅游业务天然互补,发展酒店业务可与其水上旅游特许经营权形成协同,承接客流转化需求,延长消费链条。通过设立酒店管理公司,可进一步盘活集团内部低效资产,并借助专业化运营提升整体收益。

02未来该遵循哪种发展路径?

但也要注意,即便有国企背书,南京商旅的转型也并非坦途。

首先,面临的就是业务整合难度大。与旅游行业相比,酒店业运营复杂度及专业标准更高,投入也更大,与原有商贸业务的管理模式更是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对于南京商旅来说,会是不小的挑战。

事实上,南京商旅的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一直非常积极地参与混改,此前曾多次就酒店业务进行布局。

除了上述传统的老牌酒店,南京旅游集团在2019年前后就与华住集团成立江苏金旅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南京旅游住宿产业开辟更多优势酒店。

截至目前,该公司推出了“泊金”系列产品,比如南京新街口泊金美居酒店、泊金花间堂琵琶山居酒店、铂金全季南京商厦酒店等。

▊ 南京泊金花间堂·琵琶山居酒店

2020年,南京旅游集团还参与了南京金帆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混改,成为该酒管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如果结合南京旅游集团给予南京商旅的定位,未来也有可能会将这类酒店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如此以来,南旅酒管的门店数量又会获得增加。

只是,要想做大做强南旅酒管,仅靠这些产品远远不够。

《酒管财经》认为,南旅酒管需要打造强有力的自有品牌矩阵。在可参考的区域国资整合酒店资源的动作来看,这种策略几乎成为标配。尽管该策略的实际落地情况还有待观察。

抑或是,南旅酒管盘点旗下已有的存量物业资源,安心做好一个大业主酒管公司。在引进市场成熟的品牌后,再去摸索自己的品牌矩阵。

无论何种办法,《酒管财经》都强烈建议该类酒管公司要有自己的品牌矩阵。所谓的“有地不愁苗,有苗不愁长”就是这样道理。

03酒店“蛋糕”还能分几刀?

近年来,随着酒店业回暖,不止其他行业的企业纷纷跨界进入酒店业,传统酒店品牌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市场格外热闹。

康美药业成立康美(普宁)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依托中药产业优势布局高端康养酒店,将中医理疗、药膳餐饮、健康管理等服务植入住宿场景;

茅台集团瞄准高端商务与圈层客群,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酒旅融合”,提供茅台品鉴、定制晚宴等特色服务,客单价高达1000-5000元/晚;

▊ 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

美的集团在佛山推出首家智能家居主题酒店“M-Smart Hotel”,开业首月客房溢价率达50%。

在赛道逐渐拥挤、入局者众的当下,跨界投资布局酒店是否还是明智之选?

其实,相比于在原有市场深耕,跨界转型压力更大,更需“量体裁衣”。

以南京商旅为例,依赖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受行业下行周期及低毛利制约,亟需拓展新增长极,转向酒店业是“被迫之选”。而由于行业回报周期长,运营脱节的“烂尾”酒店也不少。

苏宁曾以电器零售为核心业务,2010年后尝试多元化扩张,涉足酒店、地产等领域。通过重资产模式布局豪华酒店项目,却因电商转型滞后、现金流断裂,酒店资产成为“不良资产”,令人唏嘘。

总的来说,企业跨界布局酒店业,需突破“卖产品”思维,以主业优势为锚点,轻资产模式切入细分市场获取增量价值。

业内人士坦言,跨界企业进入酒店业的核心逻辑在于打破传统业态边界,关键看是否具备核心资源壁垒,如技术、供应链、品牌IP等,并精准切入高增长细分赛道,则有机会分羹;反之,盲目入场或缺乏差异化策略者将面临较高失败风险。

未来,随着消费分级加速,具备“主业赋能+精细化运营”双引擎的企业更可能突围。

END.

统筹 | 劳殿 编辑 | 阿渲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1 阅读:7

酒管焦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