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五七工”缴费的情景
2010年前后,国家为解决计划经济时期未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的群体的养老问题,即“五七工”“家属工”的问题,多地推出一次性补缴政策。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即可享受养老金。当时政策宣传也很到位,很多人买了。也有一些人,因为买不起,或者认为不划算,或者对养老保险制度还缺乏信心等原因,当时没有参加,到现在,他们肠子都悔青了。
“五七工”“家属工”这类特殊群体,因历史原因未建立正式社保关系,退休后也缺乏保障。当时参加“五七工”“家属工”保的政策是这样的。补缴条件一般要求男性满60岁、女性满50岁以上,且有企业工作经历证明。补缴金额按当地社平工资的60%为基数,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费,费用约3万-6万元。补缴后次月即可领取养老金,初期约每月800至1200元,并随政策逐年上调。当时的政策很宽松,只要想参加基本也都能参加。
当时参加“五七工”“家属工”社保的,经过全国养老金“20连涨”,当前月均可达2000-3000元,远超当初投入。他们有了“大赚了一把”的感觉。
2016年,政策窗口收紧,人社部明确禁止一次性补缴。未参保者一次错过,就永远丧失低成本参保机会。很多人想参保,但他们再难以享受当时的利好政策。
从上面可以看出社保政策窗口期的重要性。机会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建议人们及时了解地方社保政策,通过正规渠道早参保,避免再次错过政策红利期。你说呢?欢迎评论!
应该允许随时补交,作为一项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