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第一阶梯,也就是年用气量小于等于360立方米的,价格从2.77元/m³上调至3.09元/m³;非居民用气的最高销售价格,则由4.24元/m³上调到4.48元/m³。而且,这个调整方案仅针对管道燃气用户,是由南宁市发改委发布的。 经过警方的一番调查,发现这张不实信息图片的始作俑者是网民郑某。
原来,郑某使用了某AI工具,在输入包含“南宁”“燃气”“涨价”等关键词的问题后,AI给出了相关回复。郑某得到回复后,既没有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考虑后果,就直接把AI的回复截图,发布到了互联网群组中。由于燃气价格关乎民生,这条不实信息很快就扩散开来。 好在执法部门行动迅速,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郑某做出了行政处罚,让造谣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如今,AI技术越来越普及,它确实能帮助我们高效地完成信息检索、内容归纳等工作。不过,我们必须清楚,AI生成的内容并不总是可靠的,可能存在事实错误、逻辑混乱或者信息过时等问题。所以在使用AI时,一定要保持谨慎。对于未经核实的AI生成内容,千万不要直接公开传播,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在此,网警还给出了一系列防谣小贴士:
1. 克制好奇:遇到新奇夸张的信息时,先别着急相信,冲动之下传播很可能让自己卷入麻烦。
2. 谨慎对待来源不明信息:在社交媒体或者网络上看到那些无法确定真假的消息,别急着转发。可以先去核实,或者等待官方发布准确消息后,再做判断。
3. 关注权威渠道: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多留个心眼,看看信息来源是否可靠。平时多订阅官方媒体、政府部门的账号,把权威、可信的渠道作为主要信息获取来源。
4. 注重逻辑分析:浏览网络信息时,多留意信息的逻辑。要是发现信息在逻辑上有明显漏洞,或者前后矛盾,那这条信息很可能是被人编造出来的,可不能轻信。
总之,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