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择一个爱人,往往并不是因为你真正爱他,而是在他的身上,刚好有你缺失的东西,比如爱。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一
在感情上,最忌讳的,就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当世易时移,你当时的将就,一定会变成未来的不甘心。
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是是权衡利弊。
袁倩和老公是相亲认识的,第一次见面,男人对她就拿出了十万分的热情,后来还很坦诚地说,他对她,是一见钟情。
但袁倩对男人却并不那么满意,男人工作一般,收入一般,长相一般,并不太符合袁倩这个外貌控的要求。
但是,男人的追求实在太热烈,男人的温柔体贴实在太诱人,男人对袁倩的百般呵护百般迁就,让袁倩找到了一种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浓烈的爱。
更何况,包括母亲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劝袁倩不要太挑剔,她已经27岁了,选择面正在一天天变小,而男人有责任心,有包容心,人品也不错,是一个很合适的过日子的人。
方方面面因素的助推之下,袁倩接纳了这段感情,并在结婚一年之后,很快有了孩子。袁倩以为,虽然自己没那么爱老公,但是,老公爱自己,婚姻嘛,选一个爱自己更多的人,会更幸福。
可是,现实却狠狠的给了袁倩一巴掌。完成结婚生子的任务之后,男人对袁倩的热情迅速降温。袁倩抱怨的时候,男人还说得理直气壮:结婚过日子,不都这样吗?平平淡淡才是真。
起初,袁倩也试图说服自己,直到后来有一次男人酒后吐真言,她才知道了这背后的残酷真相:
哪有所谓的一见钟情,他当初选择她,只是因为她是所有相亲对象中,条件最好的那一个女人。如今已经娶回了家,生了儿子,就没有必要再表演深情,表演真爱了。
原来,女人所谓的独一无二,其实只是男人的利弊权衡。

二
当一见钟情的虚幻被打破,当婚姻陷入日复一日的平淡,袁倩内心的那种不甘心,就像黑暗中的野兽,时时刻刻撕咬着她。她总渴望着有一个男人,真正爱她,真正懂她,真正和她灵与肉,和谐统一。
那个男人,后来真的出现了。
男人是总公司外派过来锻炼的空降领导,袁倩的顶头上司。工作上,男人雷厉风行,精明强干,有着精英男人特有的魅力。工作之外,男人又心思敏锐,细心周到,对下属关怀备至。尤其是对作为助手的袁倩,更是给予了欣赏,体贴,以及,男人的喜欢。
成年人之间,有些事都是心知肚明的,由暧昧变成爱情,往往只需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袁倩和男人,走到了一起。
在一起的那两年,袁倩的生活中全是快乐和幸福。男人真正的将袁倩宠成了公主,要陪伴给陪伴,要金钱给金钱,要欢愉给欢愉。袁倩整个人都笼罩在幸福的光晕里。
这种感情,分手是必然的,但袁倩固执地认定,哪怕真的有一天分手,她也是他独一无二的存在,她也能对他,招之即来。
可现实,再一次给了袁倩教训。
两年锻炼期满后,男人回到了总公司,离开的时候,男人拉黑删除了袁倩的所有联系方式。他留给袁倩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是真心爱你的,但是,我们要克制。
一场自以为是的爱情,轰然倒塌,连一点回味也没有给她留。
女人要的是爱情,男人要的是需求。婚外的感情,就是一个有病的人,以为遇到了良药,其实是遇到了麻醉剂,等药效一过,比以往更疼。

钱只会流向不缺钱的人,爱只会流向不缺爱的人。
当你总是期待生命中出现一个人,能够深爱你,能够给你带来幸福,那你注定很难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来自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别人说拿走就拿走了。
让自己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事,与任何人无关。
当你不再把别人的爱当作救赎,当你懂得了将幸福和快乐的主动性放在自己手上,你就会对男人的情爱释怀。
有则锦上添花,无则独自绽放。成年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终归只能来自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