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德发现“仙鸟”白鹇,黑腹白身脑袋红,恋爱时高兴地绕圈

速度动物 2024-02-10 04:06:59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横断山脉怒山山系的南延部分,占地面积广阔,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优异的自然环境自然能够吸引大量的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有许多动植物种类甚至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关键物种。

不言而喻,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单单是国家一二级的重点保护动物就近30种,许许多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兽,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健康的种群。

云南永德大雪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近日在整理回收野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惊喜地发现好几处相机镜头都拍下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的野外真实活动场景。

画面中的白鹇看起来十分优雅,一身白色的羽毛和长长的尾巴看起来十分显眼。它们悠闲地在林中草地来回觅食,时而抬头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危险;时而低头扒拉草坪,寻找食物。在这片鲜有人类打扰的地方,它们过得悠闲自在。

黑腹白身红脚杆,行止闲雅有“仙鸟”美称

白鹇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的一种留鸟,雌雄性二态非常明显,在我们人类的审美来看,雌鸟可谓是平平无奇,浑身的羽毛以橄榄褐色为主,放在整个鸟类世界里也是泯然于众的角色,没啥出彩的。而雄鸟就不一样了,光看外表就知道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它身上的颜色主要为黑和白两种颜色,腹面羽毛为黑色,背面及尾巴羽毛为白色,双色素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此外,它的脚杆为鲜红色,喙为黄色,眼周的皮肤则为红色,头顶上还有黑色的长羽冠。成年后的雄鸟能长到2公斤,雌鸟会略小一些。

白鹇这个名字来源于晋张华的《鸟经》,其在文中是这样描述这种鸟的:“颜色纯白,行止闲雅,故名白鹇。”由此可见古人也是非常这种鸟类的。

因雄鸟身上颜色主要为黑色和白色,身姿端庄优雅,尤其飞起来十分美丽,在古时候被认为是祥瑞的存在,故有“仙鸟”的美称。而今,白鹇是广东省的省鸟,在广东地区也比较多,受到了市民的大量喜爱,很多鸟类摄影爱好者都以拍摄到白鹇的身影为炫耀资本。

白鹇生性机警胆小,常成对或成群出现

白鹇是一种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中及西南地区,冬季也不会飞往更南方的地区越冬。它们喜欢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森林中活动,尤其是林中较为茂密的区域或者沟谷地带更容易有白鹇出没。

它们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平日里在觅食或者休息的过程中,总要停下来四处张望一下,看看有没有天敌逼近,或者其他潜在的危险。

一旦受到惊吓,就会立马往山上跑,哪里植物比较茂密,它们就往哪里跑。白鹇一般很少起飞,以跑为主,但情急之下它们也会飞到树上去。

白鹇常常成对或者以家族小群的形式出现,有时候也能与家族之外的个体形成群体活动,尤其是在冬季,它们所形成的群体会更大一些,成员可达到20只左右。

它们形成的群体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一只强壮的雄鸟地位最高,若干成年的雌鸟地位仅次于这只雄鸟,还有一些不太强壮或者年纪不大的雄鸟及幼鸟,地位会更低一点。

白鹇觅食的时间主要在白天,天亮就下地活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的高峰期。到了黄昏,它们就会飞到树上休息,静静等待夜幕的降临。

白鹇“撩妹”有高招,恋爱时高兴地绕圈

白鹇这种动物很有意思,我们都知道,许多鸟类在求偶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仪式。比如孔雀在求偶的时候,雄性会展开它那美丽的羽毛,以达到吸引异性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孔雀开屏。

白鹇在这方面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仪式,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发情期到来时,为了争夺配偶,雄鸟之间先会打一架。然后为了吸引雌鸟,雄鸟会先站在雌鸟的右后方,然后向左前方围绕雌鸟移动。

在移动的过程中,雄鸟会动作缓慢而幅度大地摆尾,炫耀自己身上美丽的羽毛。当围着雌鸟绕一圈后,雄鸟就会走到右前方两三米的位置站着一动不动,一两分钟后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大概重复个6-7次。看起来像极了热恋中的小情侣围绕着对象高兴地不断转圈。

白鹇通常将巢穴建造在灌丛间地面凹处或草丛中,它们在“建房”方面没啥天赋,所以建造出来的巢穴十分简陋。不过巢穴虽然简陋,但总归是够用就行。

在繁殖能力上,白鹇与其他鸡形目鸟类相比,没啥太过突出的,一窝大概产卵4-8枚。不过它们幼崽成活率却奇高,而且白鹇幼鸟在破壳当日便能离巢跟随亲鸟一起外出活动。从这方面来看,它们也的确没啥太大的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筑造漂亮的鸟巢。

白鹇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观赏鸟,所以可想而知,在过去它们遭到大量猎捕,加上栖息地破坏,所以种群数量一度锐减。

目前它们在全球的种群规模尚未量化,2009年时我国预估的数据是有1-10万对繁殖对。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好转,在许多保护区内,架设的红外相机,均拍到了白鹇的身影。

0 阅读:0

速度动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