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冯小刚电影?

艾影人说娱乐 2025-04-07 20:30:55

冯小刚的电影分两种,一种是为自己拍的。

《集结号》、《1942》、《芳华》、《我不是潘金莲》,包括接下来的《抓特务》,都是。

一种是为市场拍的,《非诚勿扰》系列,《只有芸知道》,以及这部:

向阳·花

《向阳花》比前面几部更“鸡贼”,是一个直男老导演外加一个男编剧为了展示自己足够“女性主义”,而拍出的一部悬浮作品。

仿佛一个穿着马褂的老男人坐在豪车里举着喇叭喊“女人太不容易了,女人加油”。

《向阳花》没有一丁点冯小刚电影的特质,也没有任何视听风格可言,你如果把导演名字遮起来,没有人能猜出这是冯小刚的电影。

是一部彻底放弃个人表达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一个擦边女主播和一个女小偷入狱成为狱友,在监狱里成为好姐妹,出狱后也红尘作伴,一起努力生活的故事。

但电影开场的监狱戏就惨不忍睹,把女子监狱拍成了托儿所的既视感。

完全放弃了展现女犯人的复杂性,却用相当的篇幅去呈现一众女犯人如何在女监管的管教和引领下,齐心聚力做好文艺表演,唱好“感恩的心”。

女监管全程以老师对待小朋友的口吻,连哄带威胁,帮助他们完成表演。

简直是一段“女子监狱的美好生活”的宣传片。

啜妮饰演的女监管戏份很重,是电影的第三主角,但这个人物写的宣传味太浓了,是那种90年代报纸上“先进人物”八股文的写法。

一个女监管,生日不和家人过,而是和女犯人过,还自掏腰包请女犯人集体吃长寿面。

女犯人出狱后,女监管拿自己的钱接济她们,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为她们找工作,经常去看她们,没事一起吃饭,最后处成了最好的姐妹。

但问题是,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怎么来的并没有写清楚。

尽管女监管后面解释了“因为我被犯人救过命”,但这个动机完全不成立吧,她是对所有管辖的女犯人都这么好,还是只对这两位这么好呢?

一种不要动机,强行正面宣传,把女监管塑造成“圣母”的感觉。

这种宣传对正常的女狱警很不公平吧?你的女犯人出狱后生活不下去,你不接济她,是不是就有一种道德负罪感?

两个女犯人的人物塑造,问题也是一样。

导演压根不敢呈现人物的复杂性,不敢写她们的缺点,只是不停的重复她俩很认真很努力的生活,而所有人都在欺负她们,都在占她们便宜。

兰西雅饰演的女小偷,稍微好一丢丢,展现了她因为从小被豢养而有的性格缺陷,比如她虽然不敢偷东西了,但还忍不住去骗人赚钱,比如她极其没有安全感,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但这一点点的复杂性,很快让位给谄媚的讨好了。

以至于最后她不报警,不带着哥哥一起跑,非要回贼窝的设计,完全像是编剧为了让故事继续,强行给角色降智。

赵丽颖的角色也是一样的问题,导演给这个人物按上的最大缺点是:抠门、小气。

即使这点,导演也急吼吼的给了解释:她抠门小气,是为了省钱给自己的孩子。

再叠上“为母则刚”的盔甲,也让人物塑造趋于天使化。

因此,这两个女角色之间的关系推进也几乎是停滞的——我感觉是男导演完全不会写女性之间的友谊,只能让他们像小孩一样在“和好-吵闹”之间来回数次。

只能靠“闹脾气”、靠一次次增加外部矛盾去推动故事,让她们像升级打怪一样,不停遇到新的矛盾然后不停解决,但解决之后,人物关系却没有成长。

于是,这部作品的“矛盾三角”就出现了,因为三个人物都写的缺乏复杂性,所以人物关系推进不了,所以,不停叠加的外部矛盾就显得非常刻意。

这跟演员的演技关系不大,角色太悬浮怎么演都浮夸——梁朝伟在同档期的《猎狐行动》里证明了这一点(这部就不写了,总言之非常烂)。

还有很多小问题,比如王菊饰演一名吸毒女,但一丁点没有展示毒品对人性的摧残。

一些矛盾设计太刻意,比如最后黑妹完全可以把自己不愿意出镜的原因跟姐姐说,两人一起商量对策,但导演只能用她故意不说的方法,用引爆最后的高潮。

总结来说,《向阳花》是两个大龄男编导为了讨好女观众,用毫无特色的视听,塑造了一个圣母般的女监管,以及两个完美受害者形象的女犯人。

导致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非常可疑。

电影的票房也低于预期,整个清明档过去,票房勉强过了8000万。清明假期的第二天,日票房甚至被上映2个多月的哪吒2反超了。

希望冯小刚导演赶紧把他和华谊对赌的片约拍完,好好拍点真正的电影吧。



0 阅读:12

艾影人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