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国"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何不反击?而是在联合国讨说法

智辰说国际 2023-12-13 16:23:00

当年美国"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何不反击?

1999年,美国明目张胆地炸毁了中国使馆,5发炮弹击中使馆大楼,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后,美国非但没有真诚道歉,还把责任推给了南斯拉夫联盟。

一场误会一一美国的傲慢

1999年,在美国领导下,北约借口“和平”与“人权”,发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猛烈空袭,导致科索沃战争全面打响。

北约组织派遣了多架战机,在南斯拉夫的地方军事基地展开了一次空中打击。在这场战争中,大量的民众死伤惨重。

许多国家都开始撤离,只有少部分人还在南斯拉夫继续工作,而驻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的几个工作人员也在其中。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军队,肆无忌惮地向地面投掷了五枚飞弹。更可恶的是,他们的目标,居然是我们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馆。

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三名记者丧生,二十多人受伤,我国使馆也被摧毁。

当这个新闻被公布出来的时候,不只是遇难者的家属,就连国内的民众都很难平静下来。明目张胆的炸毁我们的大使馆,这是赤裸裸的挑衅。许多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高喊着抗议美国,反对北约的暴行。

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虽然美国及其他北约成员国表达了歉意,但是从他们的解释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们指责南斯拉夫政府,并且一直在为打击南斯拉夫的行为辩护。

他们在联合国上声明,北约的真实目的是南斯拉夫的一个军事指挥中心,它离中国使馆只有180米远,但美方由于两座建筑的外形很像,所以最后的爆炸目标变成了大使馆,这只是一个误会。

美国国防部长培根提出的“精确打击”,更是激起了所有人的愤怒,在记者招待会上,美国的嚣张被所有人鄙视。

与此同时,中国的代表团也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出了对这一事件的审议,最终到底是意外还蓄谋已久?

意外还是蓄谋已久

轰炸事件五个月后,英国《观察者报》与丹麦《政治报》同时刊登了一篇报道,称美国蓄意炸毁中国使馆,旨在破坏中国的通信网络。

他们认为,当时中国使馆正在协助南联盟部队,并且把中国使馆用作南联盟军事电台,美国知道后,企图破坏该系统,因此炸毁了中国使馆。

美国方面对此进行了强烈的否认,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事实上,美国的真实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要把南联盟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反对动武,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即将回归,中国想用和平方式来化解国际冲突。而美国炸毁中国使馆,则是要摧毁南联盟的抵抗力量。

当调查结果公布后,更多的迹象表明,这次攻击是有计划的,与以前的北约组织所作出的解释出入巨大。

经过数日的磋商,美国的态度有所缓和,但要他们真正承认错误,做出相应的改变,仍然非常困难。但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与北约的协商,看起来就像一场拔河比赛。

最终,经过两国的协商,美国同意就这一事件作出2800万的赔偿。

美国对科索沃战争进行了周密的计划,目的就是阻止欧元的崛起,并加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炸毁中国使馆,不仅是为了彰显其全球霸主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要向中国发起一场军事战略上的考验,以及中国领导人在这方面的决定能力。

面对美国的轰炸以及强词夺理,我国为何不发起军事反抗,反而一直在联合国要说法?这一切或许都源于当时的国家综合实力。

巨大的屈辱一退让是最好的选择

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何中国不能很快做出反应,迫使美国负起他们应得的责任。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军事方面,二是经济方面。

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如果中国在那个时候进行回击,很有可能引发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这违背了“和平发展”的原则。再说了,中国的军工科技和美国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如果贸然行动,必然会惹来大麻烦。

而且那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若在这个时候开战,必然导致经济下滑,国家经济也将遭受沉重打击。与其不计后果的发起反攻开战,不如先蛰伏一段时间,积蓄力量,待有一天能站起来,再来找他们算账。

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在西方列强的眼中,没有什么和平,也没有什么正义,有的只是利益。要想在国际上不受欺凌,经济和军事实力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在这之后低调地发展了数十年,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觊觎中国的土地,任何国家都不敢攻击中国的大使馆,我们再也不会受到侮辱,也不会再受到其他国家的冷遇。

但22年前的耻辱,我们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我们也坚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也必将迎来伟大的民族复兴!

0 阅读:0

智辰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