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使馆的英文声明,用的是“fight till the end”,要打就打到底,打关税战、打贸易战,什么形式的战争都跟你美国干到底。这么强硬的措辞,美国媒体没见过,都震惊了,总觉得中国行事风格温文尔雅,怎么突然就亮剑了。美媒的形容是“前所未有的战略威慑信号”。
其实这条声明是针对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回应,他3月6日通过电视采访说,美国“已准备好和中国开战”。所以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驻美大使馆当天就强硬回应,放马过来吧,奉陪到底。
皮特·赫格塞斯说,美国得重建军事力量,恢复威慑力,应对可能会发生的冲突,因为中国有扩张的想法,而且军事实力明显压不住了。本想装硬气一把,又怕中国给他来真的,就留了个台阶,强调说“不希望和中国发生直接冲突”,说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通过实力避免战争”。通过实力,那不还是威胁吗?还是老思想,想通过军事威慑给贸易战、科技战等领域的博弈增加筹码。
东大霸气回应的背景是,美日韩要在咱们家门口搞联合军演,而且规模空前,全部兵力集结了18万,演习内容可以说是为中国量身定制,处处针对。福特号、林肯号、卡尔文森号,三艘航母集体出现,以前哪有这场面。日本和韩国出动了200多艘舰船,其他北约小弟派出了60多艘舰船。这只是海上力量,天上飞的,海面以下的,就更多了。
本想大秀肌肉,却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从2月中旬穿越宫古海峡开始,中国海空力量就开启了“全程直播”模式:运-9侦察机和无人机轮番上阵,在航母头顶织了张“天网”;815A电子侦察船更是在大隅海峡和美军玩起“贴身盯防”,最近距离只有5海里,硬是把十万吨巨舰逼成了“透明人”。我军的795号电子侦察船直接混入美军编队,从大隅海峡一路“护送”到釜山港,把航母甲板上的飞机型号、舰艇通讯信号摸了个底朝天。火箭军高调展示“导弹拐弯”技术,官宣“黄海区域包邮”,吓得外媒连夜分析弹道轨迹。
美国说“准备战争”,我们说“奉陪到底”,这次隔空交锋,折射出中美关系从“竞争主导”向“对抗升级”的危险倾斜。这场较量看似是军舰对峙,实则是新旧秩序的碰撞。美国还沉迷于“航母威慑”的老剧本,中国早已切换赛道,军事技术碾压,经济手段破局,外交方面拆台,美国因为内部工业空心,战略布局矛盾等原因,老一套的威慑策略已经失效了。
为什么不邀请俄罗斯和朝鲜联合军演在东海和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