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里的火种,暴雨浇不灭,三昧真火烧不尽。"这话是我在二刷《哪吒之魔童闹海》时,看见前排小姑娘手机壳上闪过的弹幕。那天银幕上哪吒正踩着风火轮大闹东海,影院后排突然爆出阵欢呼——原来实时票房跳过了123亿大关,整个放映厅瞬间变成大型热血现场。
记得首映那天,我蹲在电影院厕所刷手机等开场,突然被周星驰的社交账号刷屏。这位喜剧之王连发十条"我要看《哪吒2》",每条配图都是不同角度的孙悟空手办,活像个在玩具店撒泼打滚的熊孩子。后来看幕后花絮才知道,导演饺子收藏室里还真摆着周星驰全套电影蓝光,连《长江七号》的限量版飞船模型都没落下。
上个月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我亲眼见证哪吒和敖丙的巨型手办揭幕。主办方搞了个全息投影秀,结果技术故障让两个角色突然跳起霹雳舞,台下举着应援棒的老外观众兴奋得直喊"Chinese kungfu"。这乌龙倒和饺子导演的经历莫名契合——当年报考医学院的他,谁能想到会靠动画片改写中国影史?
上周参加创作者论坛,听业内朋友聊起个细节。饺子闭关前最后通电话里说:"得把医学院解剖课笔记翻出来,给第三部的白骨精建模找灵感。"这话让我想起电影里那段惊艳的元神出窍戏,血管经络分明就是医学生的手笔。难怪敖丙的冰棱铠甲透着股解剖图谱的精密感,敢情导演把当年没做成的手术刀功夫全使在动画建模上了。
昨天在动画公司楼下咖啡馆,听见两个编剧在争论彩蛋设置。戴眼镜的姑娘激动地比划:"乾坤圈变成共享单车锁的设定,绝对埋着环保议题的伏笔!"旁边小哥猛吸一口珍珠奶茶:"拉倒吧,那明明是哪吒他爹的育儿经——给孩子拴个定位器防走失。"这话让我差点把咖啡喷在刚买的周边T恤上,衣服上"我命由我不由甲方"的slogan正闪闪发亮。
周星驰包场看片的消息传开后,影迷群里炸出不少神操作。有粉丝把《大话西游》台词P进哪吒预告片,紫霞仙子举着紫青宝剑对哪吒说"混天绫要是超过三米长我就嫁给你"。最绝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某影院,真搞了个"大圣vs魔童"联动场,检票口工作人员都戴着紧箍咒造型的发箍。
路过电影学院时,看见布告栏贴着饺子导演的闭关通知复印件。泛黄的A4纸上印着"闭关期间不接商业活动,重点研究宋代道教壁画与3D建模融合技术",底下被学生用马克笔写着"求代购敦煌画册"、"师兄留个食堂饭卡"。这场景莫名让我想起电影里太乙真人的山河社稷图,现实与幻想的边界在执着的人面前,从来都是层窗户纸。
最近总在凌晨刷到动画师们的吐槽帖。有人抱怨导演要求把哪吒的牙龈出血画得更真实,有人凌晨三点拍下饺子手写的72版分镜稿。最离谱的是有个原画师上传了段视频:为了捕捉火焰燃烧的质感,团队真在绿幕前点了二百多支香,呛得动作捕捉演员边打喷嚏边翻跟头。
前天在动漫展遇到个cos敖丙的小哥,铠甲上别着个"正在闭关"的LED胸牌。问起原因,他神秘兮兮掏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原来饺子工作室真给核心团队发了实体闭关令牌,铜制令牌背面刻着"若持此牌,奶茶报销"。这操作比电影里的结界法器还让人上头。
看着手机里《哪吒2》破纪录的海报,突然想起首映礼上播放的导演VCR。画面里的饺子顶着黑眼圈说:"做动画和熬中药差不多,大火煮沸文火慢炖,时辰到了才能掀盖。"这话现在咂摸起来,倒是比电影里的金句更戳心窝子。毕竟在这个短视频当道的年代,还有人肯花五年熬一锅元神汤,这本事可比三头六臂稀奇多了。
如今走过大街小巷,奶茶杯套印着哪吒敖丙,写字楼电梯里飘着"去他个鸟命"的彩铃,连广场舞大妈都改编了片尾曲当伴奏。这让我想起电影里李靖说的那句"人心都是肉长的",可能每个观众心里都藏着个没服软的哪吒,就等着那簇火苗窜出来烧他个痛快。正如银幕上滚动的123亿数字,何尝不是千万个不服输的普通人,用电影票叠起来的集体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