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咱们国家推行免签政策后,一大批外国人来中国游玩。
结果他们回国后,好多人都陷入了“中国热”,茶不思饭不想,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我们到底有啥“魔力”能把老外迷成这样?
刻板印象粉碎
在不少外国人的刻板印象里,中国依然停留在古老、落后的阶段。
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误解与偏见。
一位美国小哥,来中国前满心都是偏见。
想着中国的城市肯定交通拥堵,到处乱糟糟的。
人们生活节奏缓慢,科技也不发达,中国人也是粗鲁无礼的。
可当他一下飞机,看到机场里井然有序的场景,还有人们用手机便捷出行、支付瞬间就傻眼了。
走在上海街头,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灯火辉煌的商业街,跟他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来之前,还打算拍摄一些“去证实那些固有的观念”的视频,结果计划完全落空了。
还有个法国女生,一直以为中国饭只有炒饭和面条。
来到中国之后,她步入一家小饭馆,目光投向菜单之上,那上面有着让人应接不暇的菜名。
像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等等,每一道菜都勾起了她强烈的好奇心。
当麻婆豆腐端上桌时,她看着那鲜艳的色泽,麻辣的香气,瞬间被征服了。
一口下去,直呼这才是真正的美食。
但是中国美食远不止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八大菜系,各地特色小吃,每一种都能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光是面食,就有拉面、刀削面、炸酱面、担担面等等,并且做法和口味千差万别。
被中国美食拿捏
说到中国美食,那可真是让老外们欲罢不能的存在。
之前在TikTok(抖音海外版)上“中国美食”话题特别火爆,播放量超过16亿次。
一条五花肉炒土豆片的视频,短短3天就收获了20.8万次点赞。
很多外国网友被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和独特口味吸引,纷纷尝试自己动手做。
有个日本小哥痴迷中国火锅,回国后心心念念,自己在家捣鼓,可怎么都做不出在中国吃的味道。
他尝试调配各种酱料,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
还有个法国大汉,爱上了中国的小笼包。
回到法国后,到处找能做小笼包的地方,可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正宗的。
最后决定自己买材料,跟着网上的教程学做小笼包。
虽然过程艰难,但为了那一口美味,他乐此不疲。
中国美食,滋味美妙,而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就像一位安静的智者,靠着那独有的味道,诉说历史与传承。
其实每一道菜,都像一幅生动的画,展现着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长寿面意味着长寿及平安;清蒸鱼寓意的是每年都能有所剩余。
饺子形似元宝,且有招财进宝之寓意,一家人围坐一处,包饺子、吃饺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与节日氛围。
这些文化寓意,也能让外国游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这种方式,既拓展了他们的认知,也拉近了他们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便捷交通太上头
除了美食之外,中国发达的高铁网络,也让外国游客连连称赞。
一位德国游客,本来对德国的铁路系统挺有信心的。
但是到中国体验了高铁之后,居然直接被“打脸”了。
他说:“中国高铁,速度很快,运行平稳,而且车内环境,格外特别地干净,乘务员的服务,也是十分周到,这样的出行体验,简直好得不得了。”
还有个印度游客,在中国乘坐高铁,从北京至上海,仅仅几个小时便抵达了。
他感叹道,而且如果在印度的话,相同的一段距离,坐火车居然得耗费好几天呢。
自144小时过境免签以来,外国游客不必费心规划复杂的旅游路线。
买张高铁票想去哪去哪,品尝各地美食,欣赏沿途美不胜收的美景,体验各地别具一格的风俗。
中国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免签政策,就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大门,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他们走进中国,这里的美食,丰富的文化,便捷的生活,都会深深吸引着他们。
或许这就是中国的魅力所在,一个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科技十足的国家,让人流连忘返。
你觉得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能够吸引外国游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