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一天后,神舟十九号返回东风着陆场,返回地球,回家了!3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凯旋,而在返回的过程之中,不少人也看到这样的情况。
那就是在我国航天员返回过程之中,进入黑障区,飞船遭3000度高温灼烧,为什么在发射时候,没听过所谓的黑障区?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说明,先看看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返回情况。
神十九3人乘组回家了!
当然,从时间上来说,神舟十九号乘组在中国空间站的任务周期大约为6个月,的确也是到时间点了,回家很正常,这都是计划安排之中的。而在该乘组返回之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陈冬、陈中瑞、王杰将继续执行任务,并且任务周期也是大约6个月,预计在10月跟我国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再次进行任务交接。
当然,对于神舟二十一号的情况,这里先简单说明一下,乘组已经选定了,在此前就说过,并且在训练之中,对于船箭来说,已经在发射场了,因为我国是采取的“发一备一”航天策略。
当神舟二十号任务执行的时候,神舟二十一号就处于“待命救援”的状态,如果执行任务的过程之中,遇到了紧急情况,就可以实施救援,就算是后面没有用上,我国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直接用于下一次任务就行,算是“双保障策略”,这也是世界其他国家还没有拥有的。
好,回到神舟十九号乘组上,这一次航天员乘组给我国带来的成果也不少,特别是令人比较关注的就是单次太空出差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奇迹,也是创造了世界航天奇迹,出舱活动时间达到了9个多小时,成功刷新了世界之最。
而在刷新的背后,这不仅是我国航天员的实力体现,更是说明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因为在出舱的时候,航天员乘组是身穿舱外航天服的,只有强大的舱外航天服才可以支持更久的任务。
所以,这些点点滴滴都说明了中国航天的改变,而不是简单的任务就可以说完的。
除此之外,还给我国带来了不少实验性成果,比如:完成了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多项实验操作,完成了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的装置进舱、样品回收、组装测试及二次出舱等工作。所以,在轨期间,成功还是不少,辛苦了!辛苦了!
然而,在神舟十九号乘组回家的路上,依然要经历此前乘组都要经历的过程,返回的流程没有多大的变化。
其整个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分离撤离、返回制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几个阶段,整个返回着陆过程将耗时约50分钟。而这个过程之中,也就包含了大家说的最为惊险区域,那就是黑障区。
飞船遭3000度高温灼烧,为何去听没过黑障区?
的确,在返回过程之中,其黑障区是航天员乘组经历风险最为高的区域。
同时,在返回过程之中,由于其飞船的返回舱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会与大气层进行剧烈摩擦,表面能达到一千摄氏度到三千摄氏度的高温,整个飞船最高遭遇3000度高温的灼烧,而里面的航天员却看起来非常舒适、“感觉良好”,这是为什么?
这可以说完全多亏我国研究出来的隔热材料功劳,进行了对飞船的保护,所以,航天员没有什么事情。
同时,黑障区的最危险之处在哪里?那就是跟外界处于“失联”的情况,在飞船返回大气层时,由于等离子壳的作用,航天员跟外界没有无线电联系,因此这个区间被称为黑障区,这个区间的时候,飞船的任何变动都是可能影响到其最终航天员乘组所着陆的位置。
只不过,曾经在监控方面存在缺陷,而在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时候,已经突破了这一项技术,再次为航天员乘组保驾护航提供了重要支持,那就是我国确定了“优化黑障区雷达跟踪方案托底,完善多云天气下光学跟踪策略求精”的总体思路,在雷达和光学两个方面形成合力,圆满完成了飞船在黑障区的跟踪测量任务,从而使得了黑障区稳定跟踪飞船的能力。
所以,在黑障区进行跟踪,为航天员护航,已经完全没问题了,有任何的变动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然而,这也让很多人比较疑惑,那就是在发射的时候,为何没听过黑障区?
你还别说,这就是飞船返回过程之中的“专属”,黑障区的空域大小与大气密度、再入体的形状和飞行速度、表面材料及电波频段等因素有关。
比如:最为重要的就是速度,在发射前往空间站的时候,其火箭速度是从0逐渐增加的。
在穿越大气层最密集部分时,其速度仍远低于触发黑障区现象所需的临界速度,以至于无法出现所谓的“黑障区”,而这个区间就是正好是(距地面)80-40公里这段区间,这就是原因。
说简单一点,那就是最为重要的速度无法触发它出现,这就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返回的过程之中才会遇到,这里面也还存在其他因素,但速度是触发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就是基本情况。
航天员乘组返回之后,将进行恢复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之后,3名航天员就会转入恢复隔离阶段,这个过程时间有长有短,具体要看我国的安排情况。
由于我国任何时候都是将航天员放在首位,所以,只有在航天员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时候,才会跟大家见面,到底多久,大家拭目以待就行。
而在恢复之后,航天员乘组也可能加入下一波的训练之中,未来还有概率再次出征,所以,也期待这一批次的乘组早点再次飞天,推动中国空间站任务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