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与善良更易在底层人中流转:记录一次温暖的火车旅行

肥猫有理呀 2024-08-24 02:48:12
底层人民是最具中华民族特征的群体。他们坚韧、勤奋、和善,纵使自己并不好过,也绝不会在面对他人苦难时漠不关心。 从长沙到广州,8个小时的普快列车上,我抱着孩子拿着无座票,感受到了众多陌生同胞的大爱。他们甚至在关爱帮助你时,都表现的小心翼翼,怕你发现,怕你尴尬。这就是中国人的底色! 启程的高铁,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吵到早晨出发的旅人。上周和孩子们一起去了趟长沙,去的时候坐的高铁,300多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从广州到长沙2个半小时就到了。 路途上我还是隐隐担心,几岁的小宝会不合时宜的吵闹。毕竟这两年关于高铁上儿童吵闹声的争议一直是社会热点。好在提前警告他们不能顽皮吵闹,还有特赦给他们的手机,使得孩子们还算安静。即便如此,快到长沙时小宝还是有些坐不住了,开始忸怩起身,大声讲话聊天。好在我紧张的一边制止,一边抬头望向周边时,我并没有看到歧视或厌恶的眼光。一些年轻的大哥哥姐姐,应该是清晨出差的打工人,虽然循着孩子的话语声望过来,但眼神都是和善的。更好在,孩子大声了几句后就听话安静了下来。 台风影响下的回程,从卧铺变成无座,凌晨1:30的我们在拥挤狼狈的车厢感受人间温暖。返程时,我们选择了绿皮火车。一来是在长沙城里奔波游玩了几天大家都累了,想买个卧铺一路睡到广州;二来,孩子们没体验过绿皮火车想来对他们也是一段全新的体验。 可好巧不巧的是:赶上台风“格美”影响,湖南多地发大水。在我们返程时三趟列车两趟停运,我们的车就在其中一趟停运之列。三趟列车的人几乎被并到了一辆列车上(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没有完全统计:有多少人急着赶路改签,有多少人选择退票暂停旅程)。 我们自然是着急回广州的,大人要工作,孩子要上课(暑期课)。于是只能追随无座大军改签,挤上了凌晨一点半的周口-广州的过路火车。 凌晨一点半,正是人们最易熟睡的时间,对于还在幼儿阶段的小宝而言更是如此。他才不管有床没床,躺着还是被抱着,反正就是要睡,还睡得随遇而安,香香甜甜。 我一路抱着沉睡中屡屡滑下肩膀的小宝,歪歪斜斜地和大宝一起穿越了几百米长的站台,终于到了车票显示的车厢。以为这就是一段疲劳的终点了,没想到是更大挑战才刚刚开始! 火车上到处都是人,过道里、车厢连接处、茶水间、厕所门口…… 我抱着睡着的小宝挤在过道里,十多岁的大宝拖着大箱子局促的跟在身旁。一次次给路过的人让位置,所谓的让,无非是把饱满的身体相互压扁些,把落地的箱子抬起来临时举在半空中。大家并不抱怨,默默地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然后在让身体恢复形状后,长吁一口气。 第一份爱心❤,来自60多岁的阿姨! 我们正在为接下来的8个多小时路程如何度过而担忧时,旁边座位上一位60多岁的阿姨起身了。她说:“我都坐累了,站起活动一下,给你和孩子坐会儿”。然后,阿姨自己艰难的挪出座位,再艰难的挪出我们的视线外。 于是我们有了第一段可以坐下的经历。那位阿姨在我们视线外“活动”了一个小时才回来。看到她时,她一手扶着腰,一边踌躇着犹豫着要不要挪到座位跟前来。我立马招呼她,抱起孩子把座位还给了她,并连声道谢。 那扶着腰的手,告诉我,一个小时,已经到了这位和善阿姨能承受的站立极限了。 第二份爱心❤,来自一对母女。 我们刚站起来,另一边座位的一位快50岁的大姐和她十五岁的女儿也站起来说:“我们也坐累了,活动活动,你们母女三个坐”。 我们不好意思把两个座位都坐了,只让老大坐着抱睡着的小宝,我站在旁边。后来大宝不愿意坐让我抱小宝坐,他自己站着,累了就坐在行李箱上(我知道大宝心里是心疼妈妈的)。 这时,乘务员千难万险的穿越车厢,还没等我开口,周边的乘客先帮我问道:“有没有票帮他们补一张,你看她们带个小孩子无座,孩子还睡着了……” 乘务员看看我们,无奈的摇摇头说:“人太多了,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多人了,现在真没有票。我留意着下面车站有票了,我第一个来通知你”。 这时那位十五岁的小姐姐怕是站累了,就挤在妈妈怀里,两个人将就的坐着。我起身准备还座位给小姐姐,小姐姐和妈妈同时说:“不用不用,我们这样坐也挺好”。 就这样:十五岁的小姐姐挤在一个巴掌大三角形座位边沿上,身体半靠着母亲,坐了2个半小时。可能她怕睡着会滑落下座位,一直忍住困意拿个手机刷着,后来实在困得不行才在母亲怀里歪斜着睡了一小会儿。 清晨的一缕朝阳从车窗射了进来,已经清晨5点半左右了,火车缓缓的驶进了衡阳站。我们看到后面空出一个位置,大宝就坐了上去,我顺势把依旧熟睡的小宝递到大宝怀里。起身把座位还给小姐姐。小姐姐从妈妈怀里起来那一下,我清晰的看到她踉跄了一下,分明是腿窝麻了的样子。 第三份爱心❤,一位默不出声的大哥。 列车驶离了衡阳车站,那个空座位一直没有人来认领,我们有些纳闷也有点小确幸。就这样一直坐了一个多小时。 快到郴州站了,列车乘务员挤过来和我说:“有了一张郴州到广州的软卧票,要不要补票?” “当然要!”我带着感激果断的说。 在连连的谢声中我们补到了当时车厢里唯一一张卧铺票。车厢太挤,我们准备到了郴州站再从站台走到卧铺车厢。 这时后面几排远的过道里,席地而坐的一位大哥发声:“你们补到票了”? 我说:“是啊是啊”。 大哥略有些忸怩吞吐的说:“那就好,那个、那个是我的座位,我也去广州的,看你们抱孩子就没和你们说。” 我好一阵的愧疚,接着又是好一阵的感谢…… 终于到了郴州站,我们又一遍遍的谢了帮助我们的人,然后走去了卧铺车厢。 从硬座车厢到卧铺车厢,只隔了三节车厢,却像隔了一个世纪,隔了一个温暖的太平洋。 第四份爱心❤,一位善谈的大哥。 到达软卧车厢时,不过早上6点多,车厢的旅客都在睡觉,我招呼着孩子小点声,然后他们躺在铺上,一人一头,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小宝应该不觉得什么,大宝一晚被挤在过道里基本没有睡,是真的承受了许多。 我怕挤到孩子就贴着床沿坐着。这时对面铺的大哥醒了,看到我一拖二,又勉强坐在床沿上,赶紧起身穿鞋,然后招呼我坐在他的铺上。 我连连拒绝,他执意邀请…然后我们坐在一张铺的两头,聊起天来。 我并不是很健谈的人,又有心里包袱,每每不知该如何续话题。好在大哥非常地健谈,让接下来的四小时旅程,愉快又轻松。 这真是一段难得难忘的旅程,对我对孩子都是一次“爱与善”的洗礼。想起2005年我独自一人从新疆坐硬座火车去北漂时,那个深秋的夜晚,我衣衫单薄,蜷缩在座位的角落入睡,也有陌生的兵哥哥脱下军装盖在我的身上。而他笔直威严的穿着单衣坐了一个晚上。那个脊背是一道我人生中的光,20年了,我总会在不同情境中想起他。 网络时代,让我们资讯更便捷,也让我们看到太多“争端”: 占座抢座的; 孩子哭闹争吵的; 疑似偷拍扭打的; …… 我想说:这些负面消息仅仅是被放大的个例罢了。在网络看不见的地方,在人民群众的深处,我们中华民族间的大爱与友善又何曾停止过流淌。这份爱与善就像我们的黄河、长江一样,时刻奔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0 阅读:0

肥猫有理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