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美国妄图以霸权行径搅动全球风云,而韩国外长的一番表态,恰似平静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4月23日,韩国外交部长赵兑烈在“2025峨山全会”上直言,域内没有任何国家愿在美中之间作出二选一的抉择,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零和博弈” ,这一发言意味深长,背后是中美博弈大棋局下各方势力的权衡与角逐,更彰显出中国反制措施的强大效力。

美国向来热衷于挥舞霸权大棒,在国际舞台上颐指气使。近期,美国先是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又于4月18日要求日韩等盟友限制对华经贸合作以换取豁免,试图构建“孤立中国”的包围圈。其行径犹如强盗,不顾国际规则与他国利益,只为满足自身政治私欲,维护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被迫派出代表团访华,试图打开僵局,韩国面临的压力则更甚。美国不仅要求其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还妄图将半导体、电池等关键产业供应链迁出中国,手段之狠,恰似当年“广场协议”再现。
然而,美国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与实力,也错判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国的反制精准而有力,直击美国要害。4月4日,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商必须申请许可证。稀土堪称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美国军工企业对其依赖程度极深。一架F - 35战斗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B - 21轰炸机项目也因稀土短缺面临订单泡汤风险,这一举措无疑切断了美国军工企业的“命脉”。

与此同时,中国对韩国打出“组合拳”。4月22日,韩国变压器、电池等企业收到中国政府通知,严禁向美国国防承包商出口含中国稀土的产品,违者或将面临制裁。4月21日,中国商务部再次强调,“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的交易,中方将坚决反制” 。韩国经济与中国深度绑定,中国占据韩国贸易总额的20%,半导体出口的60%流向中国市场,仅稀土一项,韩国50%的进口依赖中国。若韩国听从美国指令,三星、现代等企业将面临中国市场关闭和供应链断裂的双重危机。不仅如此,韩国半导体产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不降反升,2023年制造芯片所需的多晶硅对华进口依赖度达75.4%,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锗、镓的依赖度分别上升17.4%和20.5%。一旦违反禁令,韩国企业不仅将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还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面临全球供应链的排斥。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兑烈的表态是韩国在中美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真实写照。他强调韩国对华接触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一方面重申韩美同盟的“基础性地位”,安抚美国的安全焦虑;另一方面将对华合作包装成“防止大国战争”的国际责任,为韩国企业争取了对华合作的空间。韩国产业界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三星电子加速将西安工厂的闪存产能提升至40%,现代汽车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追加50亿美元投资。

韩国的态度转变,是中国反制措施奏效的有力证明。美国企图以关税胁迫他国“选边站”,却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日本、越南、欧盟等经济体纷纷与中国扩大合作,韩国的“不选边”立场成为最新例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那句“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振聋发聩,彰显出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与强硬姿态。这种态度迫使美国盟友重新审视“美国优先”的代价,让世界看到美国霸权的不得人心,也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