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你好的事,为什么要卡着人家的脖子为你好?
都是为你好的事,为什么人家老百姓却感觉不到这都为了他们自己好?
为了催缴医保,各地方花样百出。
一些地区的村干部,还有学校老师都化身为医保的催缴员。
山西运城一村委会在工作群里发通知,要求村民交400元医保,不积极缴纳医保的村民,明年子女考上大学的不发奖学金,不发行李箱,家里有70岁以上老人的不发重阳节福利。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四川南充的一所小学的班主任天天在群里发通知,催缴医保,没买医保的学生还会被停课。
城乡居民医保本来是保障农民看病、防止农民因病返贫的好制度,是国家给咱的福利。
为啥村干部挨家挨户都跑了个遍,磨破了嘴皮也没有用?
新华社一篇文章“调研一问就好,这样究竟好不好”,为农民发声,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文章提到,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农村群众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存在“严重偏差”。
在少数干部眼里,400元的医保费用仅仅是“少抽几盒烟,少吃一顿饭”,而对村民反映的收入有限、保费较贵、青壮年断缴等情况忽略不提。
可能城市里人觉得才400元,也就是在外面吃一顿饭的钱,为什么很多农民不想交?
有以下3方面原因:
1、城市居民有退休金,不明白农民的难处。
城市退休金每月几千上万,而农村老年人,他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靠100多块钱的养老金来支撑。
2、农村人老了没有收入来源,交费的费用基本上都来自于子女。
年轻人是上有老下有小,比如两个父母加上两个孩子,一共六个人的家庭,一年的费用就高达2400元。
有人说:“我老婆在县城打工一个月才挣2000多元,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了”。
拿也拿得起,但拿了也心疼。
3、这两年的农民挣钱真的是太难了。
农民是靠种地吃饭的,粮食丰收了,但看不到农民脸上的喜悦。
因为,粮食收购价不涨,化肥、种子、地租、人工却一直水涨船高。
过去的十年,房价、物价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但粮食的价格却始终稳定在一块出头。
今年,一斤小麦1.2元左右,都换不了一瓶矿泉水。产量上不说多了也不说低了,就打一千斤算,那一年一亩地的总收入就是1200元。
成本上,种子、化肥、农药和耕地、浇水、收麦的费用加在一块,一亩地仅净赚四五百元,十亩地也就是四五千块。
这四五千块是8个月的收入,可对于有大学生的农村家庭而言,连孩子九月份的学费都不够,更别提养家糊口了。
他们在生活上一直是省吃俭用,轻易都不敢买衣服,大于100元的消费都是精打细算。
不参保的村民主要还是青壮年,身体素质比较好,医保用不上多少,就觉得吃亏了。
自己不交,只给老人缴,恐怕是好多人的想法。
为什么村干部又是上门,又是打电话,不停地催交医保?是不是有什么好处?
说到好处,还真有两个:
上级领导关心咱们老百姓,给下了硬任务。
这任务要完不成,那可就成了村干部的问题了:要么是工作没做到位,要么是宣传没跟上,要么就是责任心不够。
第二个,村干部见过太多的因病致贫返贫的现状,见不得因为一个人生病而倾家荡产的场面。
面对催缴,很多人不耐烦、不理解、不配合,可真的要用医保的时候却又没得用,就后悔不已地去找村干部:“你们能不能给我想想办法?”
到那个时候,村干部真的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