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莫名的网友,言之凿凿地断定:市场经济最大受者是穷人。也就是最广大的底层民众。这是真的吗?就听他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能体现市场经济特点是价格,计划经济不能决定价格。这显然是胡说,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那时是真的没有价格可言吗?事实显然不符,只不过市场不能决定价格,政府定价,物价是相对稳定的。不要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接着说,价格的高低对富人影响不大,富人可坐享其成的接受价格的波动,用价格的杠杆调节供求,调控产品的质量,管理也轻松多了。他还举例说明,没有市场经济,穷人就不能找到工作。但对于富人就完全没有影响,喝咖啡下需要咖啡豆长什么地方。没有电我可以买蜡烛,等等。买车又不需要它是如何造出来的,没有车可以买马,所有的一切,穷人不能望洋兴叹。共同富裕的实现,只能靠发展市场经济。价格,这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经济的发展。

如果不加分析,表面上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要忘记,市场经济能够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价格的调节有巨大的作用。但不要走极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如果没有国家有效管理,它将会像洪水猛兽似的,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出现供求失调,出现市场垄断,不合理竞争等。如果市场经济无所不能,穷人受益多多,顺其自然,穷人不就变成富人吗?国家还要缩小穷富差距呢?

他的话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是在宣扬金钱万能论。名义在谈市场调节,价格从中发挥了作用。其实对待任何事物都不要走极端,要辩证的分析,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没钱万万不能,但金钱不是万能。学点政治经济学,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我们的生活。
穷人在市场经济受益多多,怎么还是穷人呢?请莫名给大家做个合理的解释。
与他相反,我认为穷人是市场经济的受害者。为什么大量的农民不种地,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不能决定粮食的价格,农资产品居高不下,种地成本,越来越高,几乎没有多少利润。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去选择相对较高的收入。正如<<多收了三五斗>﹥描述的那样,大多数农民没有抗风险能力,只能忍受他人的控制,即使丰收了,也不能改变痛苦的命运。丰收成灾,是既定的事实。然道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吗?
当然穷人之所以穷原因是多面的,市场经济也有利有弊,一味地歌颂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国家对资本的监管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使之在合理区间内发展,达到趋利避害。使资本造福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