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存在于当今社会不少青少年儿童心中的一种不良情绪,通常狭义上的理解认为“厌学”就是指的孩子讨厌学习;但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还要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厌学。厌学,不仅仅指孩子不喜欢学习,还包括讨厌上学、讨厌写作业、讨厌上补习班、讨厌考试,等等诸多与学习相关的事物。
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状况和对学习的兴趣丧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破解“孩子厌学怎么办”这一“难题”,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
现在孩子被迫地去学习各种东西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家庭、兴趣班甚至学校,孩子除了完成学校繁重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几乎为零,这样容易引起大脑神经在发育过程中的多种感觉统合失调,使对周边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学习兴趣丧失,甚至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
学龄前儿童本应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逐渐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兴趣,逐渐促进孩子智力开发、技能发展和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此时的“学习”对他来说只能是一种游戏。否则就会形成一种“父母要我学习”的不良心理后果,这对以后的正常学习极为不利,也是小孩厌学的开端。
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呢?我们是否有广阔的视角看到学习困难背后的礼物呢?只有当父母的注意力不局限于作业和成绩上,才更有可能将学习困难转化为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从中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懂得开口请求帮助,寻求支援的系统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才是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的!
学习、思维、创造力和智慧不单单是脑的运作,更是整个身体的运动过程。我们的感觉、运动、情绪和脑的整合功能,都是以身体为基础的。与心智紧密联系的人类素质,永远不可能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
在玩耍的前提下进行的整合能力,是一种有效、深刻而且是不需要任何药物就可以大大促进终生学习的方法。因此,玩耍对学业有促进作用,而非一种破坏性作用。
每一个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一个人成长的人生轨迹也不尽相同,他们学习困难的表现也都不一样。家长一旦怀疑孩子有学习障碍方面的倾向,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切勿杯弓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