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式37毫米高射炮:国土防空的传奇武器,至今仍在战场发光发热!

猴大爷聊历史 2025-03-10 21:27:06

55式37毫米高射炮,全称“1955年式单管37毫米高射炮”,该炮仿在前苏联制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射炮,于1955年设计定型,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国产高射炮。

拆了防护盾的苏制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射炮

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曾大量使用苏制M1939式单管37毫米高射炮,该炮主要打击低空飞行的敌机,并有能力攻击在高空飞行的飞机。特别是在有雷达指挥集群使用的情况下,该炮具备更高的杀伤效率,因此,我军炮兵对这款高射炮相当满意。

再加上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土防空压力巨大,这就促使了新中国向苏联引进M1939式高射炮的生产技术。

55式37毫米高射炮,口径37毫米,战斗状态下全重1275公斤,行军状态重1325公斤。该炮采用立楔式炮闩,由弹夹供弹,弹夹装弹5发,弹仓容弹量为10发,安装供弹漏斗后可实现多弹夹连续供弹;火炮由手动操作,高低和方向瞄准均有两种速度;高低射界在-10度-85度,方向射界为360度,可发射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这两种炮弹,最大射程8500米,有效射程3000米。

此外,该炮还装有机械同步击发装置,后期配有电击发装置,可实现6门火炮集火射击;火炮配用机械向量瞄准具,属非独立式瞄准具,装在火炮的起落部分上方。在炮管上还会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作为训练时使用。该炮编制为7-8人制炮兵班。

该炮服役后,不仅在新中国的国土防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国际战场上大放异彩。

抗美援越期间,我国曾大量援助越南55式高射炮,这款武器成为北越防空的主力,成功击落了大量美制战机,为越南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代局部冲突中,55式高射炮依然活跃。由于价格低廉且火力凶猛,它被改装到卡车上,用于平射压制步兵火力和轻型装甲车辆,成为各派武装力量的“抢手货”。甚至一些政府军也对这款老炮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使其在现代战场上焕发新生。

随着技术的进步,55式37毫米高射炮逐渐被更先进的双管37毫米高射炮所取代。后者在射速、精准度和整体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成为我军新一代防空利器。然而,55式高射炮并未因此被遗忘。它作为我国高射炮技术的开山之作,为后续型号的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是我军装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5式37毫米高射炮,不仅是一款武器,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从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走来,在抗美援越的战场上大显身手,甚至在现代冲突中依然发挥着余热。它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经典永远不会被时间淘汰。

如果你对军事历史感兴趣,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55式高射炮的细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段传奇历史!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