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家长谈三位一体招生,学考4A也焦虑,内卷背后有说道

漫步林间雾 2025-03-28 12:10:13
“孩子学考4A,往年能进复试的学校,今年好像都没戏了。”一位浙江家长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焦虑。三位一体招生,这个原本被看作是“多一次机会”的升学路径,眼瞅着也开始“卷”起来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一方面,家长们抱怨门槛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仿佛这条路也快被堵死了。另一方面,高校公布的入围比例,像是宁波大学,报名人数入围比例不到35%,又好像没那么夸张。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到底是真的“卷”,还是家长们自己吓唬自己?要我说,这“卷”是真的,但“卷”的原因,可能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先说说这“卷”体现在哪儿。最直接的,就是入围分数水涨船高。以前拿个省级三等奖就能进的面试,现在非得是国家级一等奖才行。学考成绩也一样,以前几个B也能混个入场券,现在没几个A都不好意思报名。

这说明啥?说明大家都铆足了劲儿,想抓住这个机会。但问题来了,为啥大家都这么积极?真的是因为三位一体能降分录取吗?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升学压力太大了。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不想多一条路?三位一体,就像是多了一次摸奖的机会,万一中了呢?与其把所有鸡蛋都放在高考这个篮子里,不如分散投资,增加成功的概率。

另外,现在信息传播太快了,大家都知道三位一体这个“秘密武器”了。以前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现在几乎人人都报名。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机会,都想来试试,竞争自然就激烈了。再说了,现在家长们也越来越焦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努力,自己也不能落下。就像军备竞赛一样,你报一个辅导班,我就报两个;你拿个三等奖,我就得拿个一等奖。这种焦虑情绪,也加剧了三位一体的“内卷”。当然,高校也有自己的考虑。

三位一体,说白了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学校肯定想选到更优秀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提高门槛,也是一种筛选方式,可以把一部分学生挡在门外,减轻面试压力。但是,这种“内卷”真的好吗?我觉得未必。一方面,它加剧了学生的负担。为了准备三位一体,学生们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比赛,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让学生们更加疲惫。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扭曲教育的本质。为了在三位一体中脱颖而出,学生们可能会过度追求功利,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教育,本来应该是培养人的,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话说回来,三位一体这事儿,说到底还是一个选择。对学生来说,它是一个机会,但不是唯一的出路。高考才是最终的战场,才是检验你实力的舞台。就像浙江中医药大学学工部部长王建钟说的那样,“三位一体”虽然可以给自己多一次选择机会,但也非必经之路。无论结果如何,高考才是检验学子十年寒窗的真正舞台。所以,别把三位一体看得太重,也别被“内卷”吓倒。保持平常心,认真准备,尽力就好。结果,交给命运吧。想起一个朋友说过,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跑到最后,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三位一体,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别让它影响了你跑完全程的决心。
0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