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到心慌、胸闷,有时有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还时不时地会隐隐胸疼,上课都没法专心听讲……”
近日,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一位18岁的高三男生小马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心血管内科三病区,病区主任王枫岭接待了他们。他苦恼地说,近一个多月,身体常常有以上不适症状,他很焦虑,是不是自己的心脏出问题了。
经询问,王枫岭得知小马出现以上症状时,一般都是学习比较劳累、遇见难题不会做,产生了焦虑情绪后出现的,在跑步、上体育课等大量活动时,并没有胸闷、疼痛加重,甚至还感觉更舒服些。
经检查问诊后,王枫岭认为小马心脏基本是健康的,导致不适症状的产生主要是心理因素诱发的。
所以,王枫岭提出,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分的睡眠,晨起要做一定的体育锻炼,生活规律;他还特别告诫孩子的家长:不要过分渲染孩子的“病情”,如果家长比孩子还紧张,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影响,家长不要走进所谓“妈妈认为你有病”的误区。
听到自己的心脏没有大问题,小马顿时松了口气,神情轻松起来。
王枫岭对小马说:“看来你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有忧患意识。但过犹不及,平时要吃营养健康的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多运动,有事多和家人朋友说说,这些都是缓解压力、提高身体抵抗力的好方法。”
经过诊疗和心理疏导,小马和家人愉快地离开了。
王枫岭介绍说,在门诊工作中,年轻人前来看所谓心脏问题的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是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主要还是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个人有情绪、情感、家庭矛盾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此所谓“心脏神经官能症”,“双心综合症”,“交感神经兴奋症”等,多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般通过生活规律调整、身心情绪调整、环境条件变换等都可以得到缓解,必要时可以简单用点药物辅助缓解。
那么,我们普通人如何大致判断自己心脏到底有无大碍呢?
王枫岭说,辨别胸痛等不适症状有无风险或者是否需要干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观察:一是胸痛的性质,是压榨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闪电样、针刺样、还是似有非有的隐隐样等等;二是持续时间,是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几天等;三是诱发因素,活动后发病、休息时发病等;四是伴发因素,有没有头疼、背疼、牙疼、恶心、呕吐、面白、抽搐、昏迷等。
无风险的胸痛在表现上一般为无原因的隐痛、针刺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时又说不清的似痛非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时几秒,有时几天。在仔细询问后也可能问出有情绪、心理障碍,或者做过剧烈的体育锻炼后的肌肉酸痛等。
有风险的胸痛表现一般在活动、劳累或紧张后出现的压榨性、撕裂样,胸闷喘不上气,可能伴发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甚至严重的伴出汗、面白、血压低等,这时一定要及时就诊;持续时间可长可短;一活动就胸痛、一休息又好了,如此反复出现的也要立即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也有一些具有不容易发现的病因,而且有潜在风险的特殊病例。比如,虽然也年轻,但他疼痛的性质很典型,这就必须要细查原因了。如川崎病,或者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早发家族史的,或早年就有吸烟、酗酒等高危因素的,如果有胸痛发生也应及时就诊。
一次,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五病区主任王建伟曾接诊一位在读高中的男生患者,主诉胸痛,一活动就剧烈胸痛,一休息就好,其实这是心绞痛的典型症状。孩子在本地医院做冠脉CTA等诸多检查,结果显示并未有严重的异常。
为了进一步诊治,遂转至我院王建伟病区,邀请王枫岭会诊,讨论一致认为症状这么典型,还是高度怀疑冠脉有问题,需要彻底查清原因。
讨论决定为这名男生实施冠脉造影术, 但是从常规的冠脉体位仍未发现异常。于是再加做大角度、能够充分展开冠脉开口的多个体位,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发自左侧的异常右冠开口段(正常应发自主动脉的右侧),被主、肺动脉挤压成“韭菜叶”状的管腔(正常官腔应该是圆型)。
一般情况下,通过的血液量尚可以维持心肌供血,但一旦有稍微剧烈的活动,冠脉供血量就不够了,再加上活动时心脏跳动对这段血管更严重的挤压,使得管腔变得更细小,甚至是闭塞了,所以就发生了严重的缺血性心绞痛。这是一种先天性的右冠开口畸形,吃药打针无济于事,放支架也会被主、肺动脉挤压闭塞。
最终,由王建伟手术团队实施了外科搭桥手术,即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效果很好。
王枫岭说,人群中右冠脉开口畸形是非常常见的,约占15%左右,但只要没有管腔的被挤压而狭窄,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可以视为正常。这种能引起严重症状的先天性冠脉畸形非常少见,也极易漏诊。
王枫岭表示,临床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胸痛跟情绪、精神、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也都是不典型胸疼胸闷,大多不要紧。如果和心理因素有关,要帮助患者找到导致其紧张的具体原因,必要时使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但也不是所有年轻人的胸疼都无需重视,有比较典型的、符合临床规律的胸闷、胸疼,还是需要高度关注,一定要仔细甄别。
王枫岭还提醒广大读者,男性超过40岁,女性超过50岁,建议最好做一次系统的脑血管、心血管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一些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治,预防的好、治疗的好,不影响寿命;但如果没有发现和有效预防,暴病猝死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再次提醒年轻人,要改掉暴饮暴食、暴怒暴喜、抽烟酗酒、熬夜竞游等等不良生活习惯;及早纠正体内一切不正常的血液指标,比如血脂、血糖、血压等。定期做一个高发易发疾病的定向体检,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同时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负责。(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