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由市直单位的副科长要平调到某县直单位任副局长,许多人面对工作压力、经济收入的减少、工作责任的增大等因素,就选择了放弃。那么到底该不该去呢?正确的选择会有助于干部的成长。
一、平调后对个人的不利影响
一是工作责任增大。担任副科长只是分管一个方面的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干好,不出纰漏就成了。而担任了副局长,要分管几个科室的工作,其责任比以前大多了。
二是工作压力增加。担任副科长,一些工作信手掂来,自己亲力亲为,完全能够驾驭。而担任副局长后,许多业务需要补充学习,需要指导下属开展工作,各种困难和矛盾优势难以预料,其压力不言而喻,会成几何级数递增。
三是人际关系难处。担任副科长,只要处好科室同事的关系,就相安无事。而担任副局长后,要面对领导班子的团结、对分管科室人员的指导培养、对上级的协调、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等,林林总总的复杂人际关系需要自己去协调。
四是自我约束增强。担任副局长后,成为全局重点关注的人,自己的言谈举止、一行一动都在全局人的注目之下,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众人的评头论足,对自己务必严格要求,不然的话自己的威信就会大大降低。
五是经济收入减少。一般情况下,市直单位的薪资待遇比大多数的县市区都好一点,一旦调任县直单位的副局长,薪资势必与县直一致,带来的是经济收入的减少。
六是生活成本增加。到县直单位任职,势必远离现在的生活驻地,交通运输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家庭的照顾、老人的赡养、子女的抚养等,都会带来影响。
上述不利因素,都是作为市直单位副科长平调到县直单位担任副局长后,首先考虑的因素,也是是许多人不再选择平调的主要原因。
二、平调后对个人的积极因素
一是信息资源增加。市直单位副科长只是分管某一岗位的工作,比较单纯简单。担任县直单位副局长,参与整个团队的管理,综合行政、人力资源和业务管理等,都是担任市直单位副科长所不能触及到的。所接触到的信息也是成几何级数增加。
二是格局视野拓宽。担任市直单位副科长,只是考虑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就成,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业务管理都具有单一性。然而担任副局长后,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做出合理的抉择和判断,对个人处理问题是极大地考验。
三是管理技能提高。作为县直单位的副局长,需要分管多个领域的工作(时常遇到管理科室轮换),自己所接触到的业务领域也会增加,避免单一的业务技能,对自己的业务技能提升是有利的。
四是人际关系增加。到一个新的单位去工作,本身所接触到的人就会增加,特别是在处理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调用可用的信息资源,去结识新的社会关系,在与人的相处中,会磨练人的意志和耐性,使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所提升。再者,接触领导的机会也会增加。
五是综合素质提升。由于多角度、多视野去考虑问题,自己的综合素养、无论是业务技能、行政管理水平、人际关系协调都会增加。特别是在与更多的领导接触共事中,会学到很多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己的综合素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强。
六是个人声誉增强。担任副局长后处理问题的视野和格局,与之担任市直单位副科长会发生巨大变化,会影响到家庭生活问题的处理,使之更加妥善和谐。其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子女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给家庭、家人带来较好的声誉。
上述因素,只有真正到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磨练,才会有所感悟,这些有利因素恰恰是作为当事者所不能体会或想的到的。
三、建议选择平调的原因
一是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有利于个人信息资源的增加。
三是有利于个人技能的全面提升。
四是有利于家庭生活关系的和谐。
五是有利于职业发展规划的实现。
综上所述,对于市直单位的副科长平调到县直单位任副局长,既有对个人和家庭不利的短期影响,也有有利于未来全面提升的长期影响。因此,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组织给予这样的机会时,坚定不移地选择服从,同时,也建议有作为的青年干部积极争取机会去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