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碚区公安分局深入辖区企业、社区、学校,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反诈宣传,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
教育领域,反诈知识培训精准“滴灌”
4月17日,在北碚区职教中心,一场面向全区100余名中小学分管安全副校长的反诈知识专题培训正火热开展。民警通过播放真实诈骗案例视频、模拟诈骗场景互动等形式,精准“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话术陷阱”与“技术伪装”。培训中,民警详细指导副校长们如何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校园渠道,向师生及家长普及反诈知识,提升校园反诈“免疫力”。
“这次培训太及时、太实用了!很多案例就发生在身边,让我意识到诈骗离校园并不远!”培训会结束后,一位副校长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深化反诈宣传教育,把反诈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日常管理,让反诈宣传深入人心,形成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的辐射效应。
面向学生群体,反诈宣传寓教于乐
“同学们,如果有人声称自己有‘内部渠道’,可以低价购买到某某明星的演唱会门票——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你很可能遇到了诈骗!”在重庆市轻工业学校,民警现场还原了“游戏账号交易陷阱”“虚假演唱会门票售卖”“校园贷套路”等针对学生的高频骗术,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诈骗场景,加深对诈骗行为的认知。
同时,面对学生提出的“如何辨别网络兼职真实性”“遇疑似诈骗如何处理”等问题,民警逐一耐心解答,并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企业关键岗位,反诈警示精准有力
“当收到‘领导’的紧急转账要求时,哪怕对方的昵称、头像都一模一样,也必须做到‘三不’——不慌、不转、先核实!”在复兴街道、天生街道,民警针对近期高发的冒充领导、冒充公检法人员、伪造银行电子回单等诈骗案例,向辖区400余名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还原了诈骗分子作案细节、话术特点。民警特别强调,财务人员在涉及大额资金转账、汇款时,必须严格执行财务审批流程,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负责人“面对面”核实,切勿轻信短信、微信指令盲目转账。
某汽车销售财务经理张先生感慨:“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民警的讲解才知道,原来骗子的手段这么多,以后在工作中一定多加小心。”活动现场,民警还引导无境外通信需求的财务人员关闭境外来电(短信)功能,从源头降低诈骗风险。
下一步,北碚公安将秉持“全面覆盖、多方推进、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持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动反诈防骗宣传深入人心,全力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营造全民参与反诈防骗的浓厚氛围。(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