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凌波: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地方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4-18 13:51:01

编者按: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为深刻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肩负的新使命新任务,全方位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推出“教育强国建设”系列访谈栏目,邀请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推进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谈一些重点工作和思考。

“地方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类型最多元,也最具特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只有地方高校‘由大向强’,我们才能够建设好高等教育强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屈凌波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采访时,围绕持续深化地方高校协同发展,介绍了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为构建高等教育强国贡献的“地方力量”。

屈凌波表示,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凝聚全国地方高等教育战线力量的分支机构,高举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旗帜,扎根地方大学,凝聚地方大学,服务地方大学,通过培育“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品牌学术活动,设立“地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等举措,为全国地方大学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分层次、分类别研究地方大学改革发展和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深化发展共识,分类助推地方大学改革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到要“分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支持差异化发展,引导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屈凌波介绍到,分会的理事单位中涵盖了部省合建高校,基本涵盖“双一流”建设和“211工程”建设的地方高校,广泛发展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特色化的会员发展格局。通过强化地方高等教育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认知,引导高校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助力破解“千校一面”难题。

二是锻造学术内核,引领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

“我们现有70多位校领导和90多位发展规划处、学科处、高教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行家’资源”,屈凌波特别提到,分会依托专家力量,多渠道地开展调查,既到工作局面好、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大学去总结经验,也到困难较多、发展受限的地方大学去研究问题。如在高校转型关键期邀请知名学者提供战略咨询,通过“高校出题、分会作答”模式,为会员高校争取资源与关注,以学术研究赋能实践创新。

三是培育品牌活动,融入学会服务教育强国事业格局。

分会深度融入学会“两会一刊一库一中心”建设,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和研究活动,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在助力学会服务教育强国中推进一流分支机构建设。如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论坛是高博会的常设活动,是地方大学展示办学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在学术年会中设置专题促进部省合建高校的交流,研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实践路径。每年度设立地方大学改革发展研究课题,有组织地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推进研究成果在地方高校中转化应用。

最后,屈凌波表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面貌,分会将继续围绕地方大学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以学术研究夯实立会之基,以打造高端智库和高水平交流平台为目标追求,真正服务于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为推动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