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北京光彩体育馆的灯光下,王云蕗对着手机镜头摆出剪刀手,四张自拍照带着运动后的红晕出现在社交平台。
这个动作看似轻松随意,却在中国排球迷中掀起千层浪——三天前公布的国家队集训名单里,没有这个曾身披12号战袍的主攻手名字。
训练馆的地胶还带着消毒水味道,王云蕗脚上的护具已经换成普通运动鞋。
三月初俄罗斯联赛那记重摔让她的脚踝韧带撕裂,当地医疗团队给出的复出时间是三个月。
可她提前五周出现在训练场,深蹲时膝盖发出轻微响动,理疗师在旁边记录着关节活动度数据。
"比预期恢复快10%。
"这个数字在专业运动损伤案例中足够惊人,却没能叩开国家队大门。

蔡斌执教时期的战术板上,王云蕗的名字总是和李盈莹并列出现在主攻栏。
六轮一传的保障型定位让她成为体系里的"隐形支柱",2023年世联赛数据显示其到位率稳定在65%以上。
但新周期集训名单公布后,球迷发现保障型主攻的位置被三位00后小将瓜分,技术统计显示这批新人一传到位率徘徊在58%-62%区间。
这种取舍背后,排管中心"2028奥运人才储备计划"的倒计时牌正挂在办公室最显眼处。
北汽女排的更衣室里,匡奇教练在白板上画着亚冠战术路线图。
王云蕗的储物柜贴着便签条:"世俱杯资格赛——12月杭州"。

这个目标看起来有些遥远,毕竟球队在排超联赛积分榜暂列第六。
但俱乐部医疗组的最新检测报告显示,她的垂直起跳高度已恢复到受伤前92%,这对需要地板技术的主攻手来说堪称医学奇迹。
训练结束后,她总要多练半小时发球,那种侧旋飘球曾让日本队自由人接飞过三个。
社交媒体上的小说连载更新到第七章,王云蕗笔下的排球少女正面临职业生涯最大抉择。
评论区里有眼尖读者发现,主人公的护膝款式和作者去年世联赛用的同款。
这种虚实交织的创作,让人想起她八一队时期的师姐赵蕊蕊——那位退役后获得星云奖的作家。

训练馆二楼办公室,北汽女排领队正在研究运动员转型方案,电脑屏幕上开着某文学网站签约作者待遇分析文档。
傍晚的体能训练课上,王云蕗在平衡垫上单腿深蹲。
理疗师手持秒表计数,当数字跳到"45"时突然发问:"真不考虑再拼一次奥运会资格赛?"窗外的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个曾扛着六轮一传的姑娘笑了笑,把负重沙袋又绑紧了一格。
远处器材室里,新到的亚冠比赛用球正在开箱,那颗蓝黄相间的Mikasa排球在灯光下泛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