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间3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发表震撼声明:若伊朗拒绝与美国签署新版核协议,将面临“史上最严厉惩罚”——军事打击与“二级关税”制裁同步启动。此言一出,国际油价应声暴涨7.2%,布伦特原油突破每桶95美元,创俄乌冲突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特朗普在长达45分钟的演讲中,首次明确将军事行动与经贸制裁捆绑。所谓“二级关税”体系,是在现有石油禁运基础上,对伊朗石化、金属制品加征60%惩罚性关税,同时冻结伊方在全球78个港口的货物清关权。五角大楼文件显示,美军已更新针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方案,将原计划的3天闪电战压缩至36小时,新增12个高价值目标。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核政策正在偏离传统威慑框架。与奥巴马时期通过《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限制核武库不同,现政府加速推进W76-2低当量核弹头部署,这种战术核武器可直接用于摧毁福尔多地下铀浓缩工厂。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连夜飞抵德黑兰,携带着包含石油出口解禁条款的临时协议草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在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警告:“单边军事行动将彻底摧毁《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体系。”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更直言,美方威胁“堪比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前奏”。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传统盟友态度出现分化。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私下向欧洲多国领导人表示,利雅得不会为美军打击伊朗提供后勤支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虽公开支持强硬路线,但情报部门评估认为军事打击将导致伊朗在近期内对海法炼油厂实施报复。
特朗普所谓“二级关税”实为金融核弹的变种。SWIFT系统数据显示,伊朗3月跨境结算量已暴跌至日均4700万美元,较制裁前缩水92%。美国财政部同时将28家中国、阿联酋企业列入次级制裁名单,指控其协助伊朗规避制裁。这种“长臂管辖”引发北京强烈抗议,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建立独立于美元的能源结算机制。
国际战略研究所模拟推演显示,若二级关税全面实施,伊朗GDP将在6个月内萎缩18%,失业率突破30%。但德黑兰显然不愿坐以待毙——革命卫队近期在阿曼湾举行实弹演习,试射的“霍拉姆沙赫尔-4”中程导弹首次展示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射程覆盖美国中东所有军事基地。
特朗普的威胁让人想起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但如今局势更加凶险。半岛电视台分析指出,美国现政府内部鹰派势力占据绝对主导,国务卿蓬佩奥与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均主张“以战迫和”。而伊朗正处于总统莱希所说的“抵抗经济”转型期,通过与非西方国家的易货贸易,维持着日均120万桶的石油出口量。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裏·萨克斯警告,美国若执意军事冒险,将重蹈伊拉克战争覆辙——据美国国防部机密文件测算,全面打击伊朗核设施将造成至少1.2万平民伤亡,并触发全球能源危机。随着4月2日维也纳多方会谈临近,这场核博弈已进入最后读秒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