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朋友沿着玉溪的272乡道散步。
走累了,我们在路边的澜庭小院停下。
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自身充满故事,人们常常聚在这里,寻找那种所谓“儿时的味道”。
朋友笑着说:“你觉得食物能让人回到过去吗?
”这句话让我想起许多关于味道和记忆的讨论,而澜庭小院似乎就是一个现实的答案,人们纷纷前来,只为体验那一份熟悉却久违的滋味。
澜庭小院的故事澜庭小院并不是一家普通的餐馆。
它背后有一个温馨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小院的主人——法晓芬。
法晓芬是一位地道的易门人,生长在浦贝,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
2007年她嫁到灵秀社区,这个小院便成为了她和家人的温馨天地。
法晓芬喜爱烹饪,美食是她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多年的经验让她在饮食界小有成就,去年,她终于开办了自己的澜庭小院。
现在,她种植时令蔬菜,亲自饲养2000多只土鸡,甚至从浦贝带来极负盛名的黑山羊。
在这里,食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家乡风味,还能享受一种回归自然的惬意。
儿时味道的秘密小院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法晓芬带来的传统菜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土灶,有此灶才能炖出那种熟悉的味道。
小院的土灶火炖鸡非常有特色:选用一年以上的土鸡,小火慢炖两个小时,中间不加一滴水。
等汤上漂起鸡油,色泽金黄,食欲大增。
浸泡在浓汤中的鸡肉有嚼劲,味道更是引人入口。
许多食客说,正是这种味道让他们回到了小时候。
此外,她还推出了杂菌炖鸡和炖鸭,都是从大营街甸苴采来的菌子。
与嫩滑的土鸡一起,菌香交汇,鲜美的滋味仿佛让人瞬间忘了城市的喧嚣。
浦贝羊全席的美味精华澜庭小院最有特色的菜当属浦贝羊全席。
在这里,法晓芬带来了最地道的羊肉做法。
羊全席涵盖了粉蒸羊肉、凉拌羊蹄、油炸羊胸叉等多种做法。
羊肉选用的是浦贝的黑山羊,这种羊肉质鲜美,口感独特。
其中,粉蒸羊肉尤为值得一提。
有别于其他地方,这里的粉蒸羊肉分为净蒸和蒸骨两种方法。
经过盐水、花椒粉和米面入味后,蒸煮一个半小时以上。
等撒上研细的辣椒粉,羊肉的香味瞬间爆发,让人垂涎欲滴。
从羊头到羊脚的绝妙滋味澜庭小院不仅仅是一个食肆,它呈现了一种饮食文化的传承。
从羊头到羊脚,法晓芬用巧手将每一个部位的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凉拌羊蹄的香辣入味,油炸羊胸叉的酥脆嚼劲,每一盘菜都在诉说着古老的味道。
许多食客回忆,品尝完这些菜肴,好像走了一趟时空旅行。
有位常来的客人说道:“从羊头到羊脚,澜庭小院把羊肉的鲜美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道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这里,不仅品味的是美食,还有那段关于家乡关于时光的记忆。
这场味觉之旅结束时,我抬头望见小院的木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桌上,微风中飘来饭菜香。
这种深藏在味蕾深处的记忆,让人回到那些简单但幸福的时光。
或许,有些味道不单是味道,它们代表的是一段时光、一段记忆,以及那份不可复制的怀旧情感。
澜庭小院不仅是一家餐馆,它是记忆的载体,是游客心中的那个“家”。
当我们告别澜庭小院时,我仍在思考一个问题:真正能让我们心心念念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
或许,那是记忆深处的某个瞬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感动。
人在追寻儿时味道的旅程中,不单纯是对食物的缅怀,而是对那段岁月的无尽眷恋。
那是一段未被风吹散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