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
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
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古时候有一位善人,他福报很好,儿孙满堂。他在临终时,儿孙们跪在他床前说:您要离开我们了,最后留点什么话让我们终生奉行吧!
善人说,你们只需记住:学会吃亏,吃亏是福。其实,善良的人,根本不会吃亏。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你在这里迂回一下,可能就在那里蓄积了力量。
用道家的话说——福报在后面。你现在所承受的,都是你起心动念所造。你将来所拥有的,都是你当下举手投足而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也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

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是的,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人有善念,天必佑之。这个天,就是你周围的环境和人。
莫忘古训,教之有方,导之以理,为人处事应明辨是非善恶因果报应,这是做人根本之根本,不可不知啊!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小恶可积成大祸,小善可积成大德。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三国志·蜀志传》,是蜀汉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遗诏中的话,原话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自己的儿子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修身律己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朱熹将“勿以善小而不为”放到前面,强调积小善,成大德,养正气。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甚至沦为人民的罪人。

有句古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如果不能认识到小问题的严重性,不防微杜渐加以改正,就会发展到恶习成性,酿成大错。
“小善”“小恶”往往在一念之间。小和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
进入新时代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即便是微小的恶行,积累起来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也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改变他人的命运。
“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凡事积微成著,细节决定成败。成就大业,必须从做好细微的小事入手;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于一些细小的失误积累而造成。
《淮南子•缪称》云:“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故君子禁于微”。羽毛很轻,但堆积起来,可以把船压沉;一群体重很轻的人,会把车轴压断。
要保持高度警觉,也需要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微、细小的事情,真正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细微的小事防范做起。

美好的生活在点点滴滴中创造,在持之以恒中延伸,要从小善做起,开启一扇善门,并将小恶拒之门外。
积善成德,点滴善意汇聚成人性的光辉,照亮他人前行之路;祛恶守正,时刻警惕小恶,才能在人生航道平稳远航,不负初心,坚守正道。
小小的善业,能赢来大的利益,小小的恶业,同样也能招致严重的后果,生活中的善与恶,都在细微处彰显。
日行一善,看似平凡,却能温暖人心,常戒小恶,点滴自律,方能修身正己,让生命绽放纯净光芒。
小善是文明的火种,点燃社会的温暖,小恶是道德的蛀虫,啃噬公序良俗,秉持此训,以善为翼,以正为舵,驶向和谐美好的未来。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