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由黄浦区委统战部联合区商务委、区文旅局、区妇联、淮海中路街道共同主办的“自由·向尚×寻美黄浦”非遗进商圈活动,在黄浦区香港广场南座盛大启幕。众多非遗传承人与国潮创客等自由职业人员来到现场,共同开启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不断为非遗传承赋予新的跨界原创力量。
秀场盛宴: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交响



在舞台上,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文化盛宴徐徐展开。活动以极具创意的“二十四节气主题非遗旗袍秀”揭开序幕。24位思南幼儿园学童与来自中华职校的24位青年舞者身着海派旗袍,将四季轮回的诗意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黄浦区新联会理事、沪港澳青年魔术师俱乐部会长俞嘉炜带来的“魔术秀”,将传统技艺与魔幻创意碰撞出火花,构建起观众与非遗文化的深度情感连接。

在随后圆桌沙龙中,黄浦区新联会会员、创新空间的主理人刘秋雁女士与丽丰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区商业租赁高级经理潘雯、豫园华灯联席总经理肖晔鸣、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教育负责人郑珊珊、荷言新国风品牌创始人周立言展开深度对话。肖晔鸣表示:“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需让非遗‘可触摸、可体验、可带走’。”周立言则分享了她将传统游戏元素融入高端设计的实践:“文化出海需以高定位切入国际市场,让东方美学成为奢侈品领域的‘话语权’。”沙龙总结中,各方共识凸显:文化品牌与商业合作需“守正不守旧”,在坚守内核的同时,借力跨界资源开拓新路径。
东方美学:百年霓裳和非遗盘扣展进商场


秀场结束后,与会嘉宾前往旗袍×非遗创新空间参观,嘉宾仿佛穿越至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上海。展区以“生活中的旗袍”为主题,还原了当年人们的衣着习惯。一件旗袍一个故事,款式从直筒到曲线,面料与图案也逐步国际化。传统盘扣通常被创作为时尚饰品,而非遗盘扣展区则展现了这一技艺的无限可能。刘秋雁介绍:“每一枚盘扣都是一段文化密码,我们希望通过现代设计,让它从衣襟‘走’向生活。”







展区同样还展示了十家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作品:“三林刺绣技艺”的丝巾、“上海丝绣”绣成的兰花、“海派文化剪纸”呈现的小蛇……这些产品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注入当代审美与实用功能。现场观众王女士感慨:“原来非遗可以如此贴近生活,既是文化传承,也是时尚宣言。”



旗袍×非遗创新空间将持续开放两个月,期间将举办非遗手作课、设计师沙龙等互动活动。让旗袍再次走进生活,让盘扣点亮日常。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让海派旗袍成为非遗跨界创新的超级符号,激活商圈文化流量,实现“让非遗走进日常,让传统活在当下”。

从秀场到展陈,从表演到论坛,“自由·向尚×寻美黄浦”非遗进商圈活动通过为非遗传承人等自由职业人员搭建技艺展示与品牌孵化的创新平台,促进该群体在健康多元发展的同时,引领非遗新国潮成为链接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价值载体。在这里,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可感知、可参与、可带走的城市文化名片。当古老技艺与商圈活力相遇,一场关于东方美学的复兴正悄然启幕。
记者 / 王月华 马羽欣(实习)
编辑 / 张姗
图片 / 区委统战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