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宋
在很多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似乎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爸爸忙着赚钱养家,妈妈则承担起带娃和照顾家庭的重任。但这种模式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吗?
从孩子出生到三岁,籽籽妈妈一直独自带娃。这个暑假,爸爸回家带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籽籽就有了明显变化。性格更加开朗勇敢,之前不敢做的事情也敢于尝试了。这让籽籽妈妈深刻意识到,三角形的家庭才最稳固。
带娃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大多数家庭的现状是爸爸工作,妈妈看娃,甚至“一拖二”。妈妈们活成了无所不能的“女超人”,爸爸们却成了“甩手掌柜”,连基本养娃技巧都不会。但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共同参与,缺少爸爸的陪伴,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在孩子的情感意识里,父母的爱恰似天平的两端,二者皆不可或缺。妈妈所给予的是温柔的关爱与呵护,爸爸则赋予孩子力量与勇气。当爸爸陪伴在孩子身旁时,孩子往往会更加勇敢,在面对困难时会率先尝试去解决;而由妈妈单独带大的孩子相对会显得较为柔弱,在遇到事情时可能会首先想到逃避或者向他人求助。
对于男孩而言,爸爸是他们最先接触到的男性榜样,是他们模仿与学习的重要对象;对于女孩来说,如果爸爸非常优秀,那么她们对未来的另一半会怀有更高的期许,倘若在爸爸这里感受不到足够的温暖,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更容易走一些弯路,只为了去寻找一个与爸爸不同的人。
爸爸象征着力量与睿智,踊跃参与带娃可以促使孩子在情感认知和社交等方面和谐发展。在爸爸的悉心陪伴下,孩子能够习得勇敢坚毅的品质,更出色地与人合作、抒发情感需求。孩子会在爸爸的陪伴引领下,开启情感认知和社交领域的精彩旅程,勇敢地探索世界,积极地与人协作互动,自如地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成长之花。
妈妈带娃容易溺爱,而爸爸大多能理性思考,不会过分溺爱孩子,更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人格。没有爸爸参与带娃的家庭被称为“丧偶式家庭”,妈妈累且爱埋怨,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爸爸全程参与育儿,家庭氛围更亲切,孩子心理更健康。
爸爸如何有效参与育儿?
摒弃“带娃是妈妈的责任,自己只需要赚钱”的大男子主义观念,认识到带娃是自己的责任,主动承担。
工作忙的爸爸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陪伴孩子,送娃上学等,睡前亲子阅读或玩游戏,让陪伴价值最大化。不拆台,夫妻双方结合孩子性格制定适合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更优秀。
爸爸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和直接模仿对象,要注意言行举止,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育儿路上,爸爸一定不要缺席。孩子需要陪伴的时间就那么几年,别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后悔当年错过了他们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家庭。
【以上内容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