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考报志愿,那真是一场信息战。除了分数,专业,学校的名字也得好好琢磨。你说,同样的分数,谁不想去个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学校?

可偏偏有些大学,明明实力杠杠的,却因为名字,吃了大亏,被人误以为是“野鸡大学”。这事儿,你说冤不冤?就拿江南大学来说,地处江苏无锡,地理位置没得说。轻工业类专业,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可“江南大学”这四个字,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底气,多了点“民办”的味道。这些年,野鸡大学那么多,难免让人往那方面想。但实际上呢?人家是正儿八经的“211”工程大学,实力派!再说说长安大学。一听这名字,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西安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画面?但真相是,它是第一批进入“211”的大学,交通运输、道路桥梁那是王牌专业,还拥有国内高校里唯一的汽车试验场。这实力,绝对能打!

可就因为这名字,让不少考生望而却步,实在可惜。还有西北工业大学,这名字听起来,就感觉是在大西北的某个犄角旮旯。事实上,人家在古都西安,是“985”、“211”,航空航天专业那是顶尖水平。就因为名字里的“西北”,就被一些考生直接pass掉,这,找谁说理去?这几所大学的遭遇,其实反映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名字这东西,有时候真能决定命运。你说,一所大学,辛辛苦苦几十年,搞科研,抓教学,好不容易有了点名气,结果就因为名字不够“响亮”,就被埋没了,这公平吗?当然,改名字也不是万能的。你看,这些年大学改名,那叫一个热闹。什么学院改成大学,什么师范改成综合,恨不得都往“高大上”的路子上靠。可改了名字,实力就上去了吗?未必。甚至有些学校,改了名字,反而失去了特色,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所以说,大学的名字,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力。如果一所学校,只是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却没能拿出过硬的成果,那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些学校明明实力不俗,却因为名字被误解呢?我觉得,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大学的了解不够深入,只能通过名字来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对“好大学”的认知,存在一些固有的偏见。总觉得名字越长,越“洋气”,就越厉害。但实际上,大学的价值,不在于名字有多么光鲜,而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能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一所大学,如果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哪怕名字再普通,也一样能赢得尊重。所以,下次你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别光看名字,多了解一下学校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也许,你会发现一些被名字耽误了的好学校。就像那些埋没在人海中的宝藏,等着你去发掘。毕竟,真正的金子,总会发光。而那些因为名字而错失的机会,或许正是你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