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到底打算怎么复习?”
这是王淑芬每天挂在嘴边的话。
外孙张明住在她家已经快两年了,正要准备高考。
尽管王淑芬只是小学毕业,但她对孩子们的学习可是操碎了心。
张明是王淑芬女儿的儿子,平时父母在外地打工,家里照顾不过来的时候,便把张明送到王淑芬这儿。
王淑芬和丈夫住在一个小县城,早就习惯了孩子们的陪伴,尤其是对这个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外孙,王淑芬更是疼爱有加。
每到高考季,她会在张明的书桌旁摆上各种补品,早上变着法儿给他做好吃的,粥、鸡蛋、红烧肉轮流上阵。
张明也懂事,每天放学回来会帮外婆干家务,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随着时间越发深厚,这三年成了王淑芬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时间。
高校门前的别离终于,张明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高考成绩公布那天,王淑芬开心得像个孩子,逢人就说:“我家明儿真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
欢乐终究会被离别填满,到了送张明去大学的时候,王淑芬心里空落落的。
记得在车站送外孙上车的那一幕,张明背着大大的行囊,一步步走上了火车,王淑芬的心里仿佛少了一块。
这一别,大城市的繁忙让张明跟她联系少了,一开始王淑芬还能耐住性子,给张明打电话问问他的学习情况,但渐渐地,她发现张明似乎总在忙。
电话越来越少,短信也没有回音。
王淑芬心里焦急万分,甚至打电话给张明的班主任询问情况。
班主任告诉她,张明状态很好,但很少和家里联系。
几年来,这种莫名的焦虑感持续发酵,王淑芬的心里始终挂念着那个孩子。
重逢后的真相六年后的春节,张明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出现在王淑芬的家门口。
当王淑芬看到他时,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她忍不住抱住张明,问:“你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张明连忙帮外婆擦眼泪,说:“外婆,对不起,这些年我太忙了,一直没时间回来。
你别生气了,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他们聊了很多,过往的话题像潮水一般涌来。
张明告诉外婆,他在大城市工作顺利,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主管,工资也非常高,还计划在城里买房,把自己的爸妈接过去住。
王淑芬听着这些,心里既为张明的成就感到骄傲,又隐隐感到失落,觉得她的小孩已经远在天涯,无法触及。
解开心结,未雨绸缪的未来“外婆,我知道你一直想让我回来,但我真的不能回来。”张明忽然说,声音低沉。
王淑芬愣住了,目光定在张明的脸上,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记不记得我小时候,你总是让我把好吃的留给弟弟?”张明的语气带着一丝苦涩。
王淑芬一下子愣住了,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无心的行为居然在张明心里留下了这么深的影子。
“外婆,我不是不想联系你,我只是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总觉得你对弟弟更好。
上大学后,我一直在努力,就是想让你看到,我也能有出息,不比弟弟差。”张明说着,眼中闪过泪花。
王淑芬听着这些话,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了。
她抱住张明,哽咽地说:“是外婆错了,外婆从来没有不喜欢你。
你和弟弟都是外婆的心头肉,对你们的爱都是一样的。”
那一刻,王淑芬终于明白,张明大概永远无法从这个疙瘩中挣脱出来。
尽管他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个阴影也许会伴随他一生。
王淑芬心里五味杂陈,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也不能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
但她不会放弃。
她明白,能让张明感觉到真正的家人爱与温暖,是她这一生中必须做完的最后一件事。
她要让张明明白,无论他在外面多成功,家里永远有她这个暖心的外婆在等他。
或许,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张明能重新学会去爱自己,放下那些心中的芥蒂。
王淑芬知道,她能做的并不多,但她愿意付出所有,来换取孙子的心安,以平稳他未来人生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