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至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闫坤研究员,率队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开展调研。
调研团由闫坤书记任团长,团员由前副所长张季风研究员、社会研究室胡澎研究员、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李清如副研究员及社会研究室郭佩助理研究员组成。
调研团先后走访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住友全球战略研究株式会社、东京农工大学、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事务所、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等机构,就日本经济社会动态、中日乡村振兴、中日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与日方进行座谈交流,全面深入调研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动向。

调研组一行与经济产业研究所人员合影
4月24日上午,调研团一行拜访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该所理事长浦田秀次郎、所长森川正之、理事吉田泰彦、研究协调部部长水野正人、国际事务及宣传部部长佐分利应贵、研究员殷婷、研究员刘洋参加了座谈。
浦田秀次郎代表经济产业研究所对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经济产业研究所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期待能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携手开展共同研究。
闫坤书记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日本研究所与经济产业研究所开展的线上和线下交流活动,表示愿与经济产业研究所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合作。

调研组一行与住友全球战略研究机构人员合影
4月24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到访住友全球战略研究机构。社长住田孝之、副社长丸冈则之、经济部部长本间隆行、全球战略推进部部长代理饭塚秀之、国际部高级分析师前田宏子与佐佐英之出席会谈。
社长住田孝之对调研组表示热烈欢迎,闫坤书记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住友全球战略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同时希望今后继续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
之后,双方围绕各自研究重点、中日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动向、以及近期日本国内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

调研组一行与东京农工大学人员合影
4月25日全天,调研组一行赴东京农工大学参加“中日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受到东京农工大学农学研究院的热情接待。
在研讨会之前,调研组一行与该校副校长吉田诚教授、农学研究院院长船田良教授、农学研究院副院长千年笃教授、农学研究院农业环境工学部门中岛正裕教授以及农学研究院国际环境农学部门聂海松讲师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交流主要围绕双方机构的发展沿革、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等内容,同时双方都希望未来两个机构在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中日乡村振兴。
研讨会由岛根县立大学副教授、日中社会学会事务局长中村圭主持。
船田良、闫坤与日中社会学会会长西原和久分别进行了研讨会致辞。
船田良在致辞中肯定了双方学术交流的意义,希望中日两国专家共同探讨乡村振兴的丰富经验,为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闫坤书记致辞
闫坤在致辞中指出,中日两国农村农业存在诸多共同点,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这也预示着两国在乡村振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通过研讨会的交流为中日两国的乡村振兴聚智赋能。
西原在致辞中提到,乡村振兴是中日两国共同关注的课题,如何将人与地方发展更多的联系起来,挖掘乡村的自身活力是共同的课题,今后可以加强共同研究。
致辞环节之后,中岛正裕、闫坤、张季风与一桥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南裕子分别做了基调报告。
中岛正裕围绕人口减少时代下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了讲解,报告指出乡村振兴需要注意三点,分别是,调动农村和农民自身的积极性、鼓励年轻一代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以及重视来自田野调查的评估。
闫坤就财税政策对长三角共同富裕的激励机理及政策建议进行了详实的报告。报告围绕长三角迎来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机遇、长三角共同富裕的财税激励机理以及支持长三角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思路这三方面展开分析。
闫坤在报告中指出,支持长三角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思路主要包括六点,分别是,着眼于夯实长三角经济发展基础、着眼于全面推进区域内人的城镇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相对均衡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构建橄榄型社会。
张季风围绕中日两国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报告。报告主要从中日两国农村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日本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沿革、中日两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比较以及日本的经验这五点展开分析。
张季风在报告中指出,日本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中国乡村振兴借鉴的地方,如应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法律、推进以农民和农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探索农民增收的创新机制改革以及挖掘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等。
张季风报告最后指出,中日两国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对策、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南裕子则围绕日本的田园回归现象与农村社区的振兴进行了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以年轻人为中心的从大都市向乡村的移居现象,引发“回归田园”潮流。围绕回归乡村移居,日本从历史上来看分为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而移居者如何与当地乡村居民实现有机融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课题。
南裕子报告最后从中日对比的角度指出了中国通过开展田园回归计划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些关键点,如乡村的流动性、多样性等均需考虑在内。
基调演讲报告后,进入中日学者圆桌对话环节,由西原和久担任主持人。
东京农工大学农学研究院副教授新井祥穗从农业生产力、地方劳动力市场以及农村基础建设的完备这三方面,就日本经济与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发言。
李清如围绕中国农村财政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和发展动向进行了报告。
府中市市民活动中心馆长林丈雄围绕岩手县上闭伊郡大槌町讲解了当地开展地方合作的案例。
胡澎围绕中国浙江省丽水市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报告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福井县立大学地域经济研究所教授佐佐井司从人口动态变化的角度讲解了日本地方创生与农业发挥的作用。
郭佩报告了日本的故乡税制度以及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最后,张季风与聂海松分别对此次国际研讨会进行了闭幕致辞。
张季风表示,此次研讨会主题都是中日两国共同关心的领域,有着潜在的合作空间。两国学者要多创造交流对话机会,积极开展共同研究。
聂海松表示,在两国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下,中日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专家分享研究成果、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希望日后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

调研组一行参加东京农工大学国际研讨会合影
4月26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拜会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先生。闫坤向福田康夫多次参加日本研究所的学术交流活动表示感谢。
福田康夫亲切询问了调研团成员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福田康夫在交流中谈到,中日两国共同面临人口少子化课题,但产生该课题的深层次原因两国是否一致值得深入研究。不仅是少子化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中日两国所处不同时期可能都抱有同样的困扰,双方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

调研组一行与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合影
4月26日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到访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所长田边国昭、副所长林玲子、信息调研分析部部长小岛克久、第二室长别府志海等研究人员参加座谈交流。
所长田边国昭首先对调研组一行的访问表示热烈欢迎,闫坤围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发展近况以及近些年与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学术交流进行了发言,希望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共同研究。
随后,调研团一行与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田边国昭、林玲子、小岛克久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张季风重点围绕中国人口的变化、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等进行了讲解;小岛克久则围绕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制定、实施与课题展开了详细的说明。
此后,双方就两国不同的税制体系、人口变化、第三次分配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调研组一行和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员的合影
本次调研组出访日本东京参会并调研,是自疫情后日本所的首次赴日出访活动。
通过线下与日本各界的交流和讨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日本最新经济和社会动态的把握。在学术科研层面,调研团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和文献。
尤其是与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住友全球战略研究机构、东京农工大学、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等深化联系,有助于今后日本研究所对外交流合作的顺利展开,进一步促进实地调研和学术研究的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发布:香港日报驻日本记者站;编辑:柴歌)
